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 活動標籤結果

活動標籤結果

包含“文學史”的標籤結果,共2筆資料。
2022.11.15
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常設展
活動內容介紹 這是一個,你看完線上展覽之後,會更想來現場看的展覽 不信的話,可以試試看 如果你沒有愛如潮水,可以將愛人緊緊包圍 至少你有AR拍照,可以用文學將XX包圍   「注意,你已被文學包圍了」 一踏入常設展區,如岩層般層疊圍繞的牆面包圍著觀眾。再往前走一點,充滿標語、歷史和各種台灣社會的聲音,從四面以大面積的投影螢幕環繞著觀眾。日常中的一切透過口耳相傳、大眾媒體和教育體系,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人類正置身最「文學」的一個時代。   「始動,島孕育的 ‧ 與海帶來的(~1895)」 作家們如星星般在牆面綻放,讀者只要動動手,就可以展開來了解每個作家的流派、關係和作品與相關的一切。 口傳文學的美好,讀者可以透過牆面的縫隙側耳傾聽,耆老們的聲音就在你耳邊。台灣八景詩、白話字書寫等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篇章,也都在現場多媒體裝置的呈現下躍然紙上。在這個展區,讀者可以與現場裝置互動,帶走屬於自己的白話字名片。   「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1895~1945)」 進入日本時代,「混合」的文學特色也展現在本展區的展品和裝置上。本區展出多種不同類型的文物,從紙質文物、留聲機到楊秀卿的唸歌、曾聚集了文人雅士的山水亭,文體橫跨日語、臺灣話。文明有許多樣貌,在此,觀眾可以看見文明的不同面向。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1945~1980)」 離開了日本時代,讀者會走進展品文化風格與前面相當不同的一區,也象徵著台灣面對的時代轉變。透過閱讀本省、外省的不同作品,那些文化論戰和曾被操控、命懸一線的文學歷史,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紙上讀書會則帶領讀者利用多媒體,體驗當年作家們相互切磋的情誼。   「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1980~2000)」 穿過眾聲喧嘩的廊道,臺灣文學迎來了「大聲說自己的故事」的時代。無論是報導文學、言情小說、政治文學、族群與性別文學,都是這個時代眾聲喧嘩的故事之一,文學媒介也伴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更加多元。讀者在本區可以利用文學籤詩機,為自己的「運勢」卜一卦。     「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 最後一個展區,強調當代的多元和集眾人之力。讀者可以透過牆面上的文學小測驗試試看自己喜歡什麼風格的文字,在小說風格練習嘗試同一段文句經由不同作家之筆產生的不同風格,也可以在未來出版社寫一張明信片,給未來的自己、未來的文學。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文學館-展覽室A、B
2022.11.21
共創時代與本土意識:美術與文學的對話
共創時代與本土意識:美術與文學的對話 臺灣的色彩是什麼?1928年,畫家陳植棋寫道:「臺灣的自然……有如一首感性的詩。」1920年代的臺灣,在日本殖民統治幾十年的基礎上,在各個領域開啟了主體的追尋。政治上,要求設置議會,從1921年開始年年請願,歷時15次。文學上,創作者成立文學團體、創辦文學雜誌,不只探討什麼是鄉土,更有1930年代王詩琅的「臺北城三部曲」小說──〈夜雨〉、〈沒落〉、〈十字路〉,描述城市的繁華,與失敗的人。美術上,黃土水1920年以〈蕃童〉入選日本帝展,到1927年臺灣有了自己的美術展覽會,現代美術人才成群結隊而來。 回顧現代的萌芽,臺灣創作者不僅一隻眼看向本土,一隻眼也看向世界,在美術與文學的諸多傑作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特質。他們是如何在世界之中創造時代、挖掘本土?本次講座將邀請作家黃崇凱與臺灣美術研究者蔡家丘,共同探討這個文學與美術的大航海時代。 主持|陳佳琦(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 主講|黃崇凱(作家)    蔡家丘(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12月4日(日)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文學沙龍 報名|https://tinyurl.com/3hkffvj7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協辦單位|春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