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臺灣文學館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湯德章大道1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湯德章紀念公園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6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臺南美術館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愛國婦人館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5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新光三越(臺南監獄)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658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首頁 / 自己走走 - 主題路線 / 臺南 / 葉石濤的受難之路——府城不義遺址踏查

葉石濤的受難之路——府城不義遺址踏查

by文學小編
2022.10.24
173 次點閱
0
0
主題介紹

路線

臺灣文學館(臺南州廳)→湯德章紀念公園→臺南美術館(臺南警察署)→愛國婦人館→新光三越(臺南監獄)

 

 

 

 

 

 


 

葉石濤是臺南知名的文學家,他的名言「臺南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已成為臺南觀光旅遊的知名標語。不過或許很多人會以為葉石濤在臺南過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其實他戰後在臺南的歲月,是他這一輩子最艱困的時候。

由於葉石濤在戰後初期因為不滿時局,曾經一度和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接觸過,因此五年代被政府查獲,因而被送到綠島監禁三年。當時政治犯出獄之後,仍然要到警察機關定期報到,也不時會被情治單位跟監,因此一般人對政治犯必之唯恐不急,葉石濤此時也嘗盡人情冷暖。

在〈吃豬皮的日子〉一文中,葉石濤自述,他只能在自來水公司找個工友的工作,做一些最基層的粗活。但就在他最窮愁潦倒之際,他到馬兵營附近一間小吃攤吃飯,老闆的女兒秋霞竟是他以前的學生,秋霞對他說:「老師你這樣太沒出息了」。一句話點醒了葉石濤,於是他決定辭掉工作,去應試國小的代理老師。

「葉石濤與白色恐怖的府城」這條路線,是屬於「黑暗觀光」(Dark tourism)的一種,黑暗觀光有別於傳統觀光旅遊,是將在地的負面歷史、悲慘的記憶呈現給旅人,讓旅人可以更強烈感受到在地文化的深層脈絡。

我們將走過葉石濤最黯然的五年代,感受那一段府城噤聲的蒼白歲月。從臺灣文學館出發——臺灣文學館在日本時代是臺南州廳,是帝國的象徵,戰後成為臺南市政府,同樣也代表著威權與壓抑;再來到對面的湯德章紀念公園,憑弔為了臺南市民而犧牲的湯德章,重新回到1947年時風聲鶴唳的氛圍;接著來到臺南美術館一館,在2011年以前還是臺南市警局,葉石濤第一個被逮捕的晚上,就是被送來這裡監禁;而從府前路走過,來到葉石濤吃小吃的馬兵營,有座典雅的司法博物館,這裡以前是臺南的地方法院,日本時代曾經審判過西來庵事件的余清芳等人,隔壁的新光三越百貨,就是當年陰森肅穆的監獄,如今已經變成了熙來攘往的熱鬧街區。

臺灣歷經八九年代的民主運動,已經成為了自由開放的國家,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不義遺址都已經褪下了當年的威權罩袍,轉型成為博物館、百貨公司或觀光景點,但今日我們重新閱讀葉石濤的文學作品,重新走過他的受難之路,就是要提醒我們,過去的傷痕應該要療癒,但不能忘記,唯有記住威權之惡,我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第一站 ☞ 臺灣文學館

臺南市中西區湯德章大道1號

在葉石濤的小說裡,「臺灣文學館」這棟建築經常以「臺南州廳」的角色登場,在日本時代的市民眼中,州廳是個高高在上的政府衙門,能在裡面工作的臺灣人,都可以說是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臺灣文學館建於1916年,是由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森山松之助的知名作品還有臺灣總督府與臺北州廳(今日監察院)等,都是十分氣派的殖民地建築。到了戰後,州廳一度由空軍供應司令部所使用,1969年由臺南市政府收回使用,直到1997年市府遷移之前,這棟建築一直都是象徵國家威權的空間。

對於許多老一輩臺南人來說,這是一個並不容易親近的地方。然而在州廳重新整修過後,由文建會(文化部)重新規劃為臺灣文學館,將它打造為一座公共的博物館,館舍內除了許多精彩的文學展覽外,還有親子繪本圖書館等空間。而在2022年,臺南市政府也宣佈將臺文館的地址,由「中正路一號」,改成「湯德章大道一號」,逐漸脫去威權時代的色彩。

 




 

第二站 ☞ 湯德章紀念公園

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6號

從臺文館方向望去的湯德章公園,中間是「迎風」的藝術作品,遠處有湯德章的紀念胸像。


 


 

葉石濤小說〈夜襲〉是他個人在二二八事件當中的真實經歷,葉石濤在當時十分大膽,除了上街散發文宣外,還跟著一群市民約三、四十人,趁著夜晚去到關廟的軍火庫搶奪武器。結果國民黨軍隊早有準備,以機關槍回擊,夜襲行動失敗。結果關廟鄉長因向市民通風報信而被軍隊逮捕槍決。

〈夜襲〉裡面提到葉石濤在「大正公園」看到湯德章被槍決的現場。大正公園原本是清代臺灣第一藝術家林朝英的故居(一峰亭),被日本人徵收後開闢為公園,中央立有兒玉源太郎的石像,因此老一輩臺南人習慣稱這裡為「石像」。戰後大正公園被改名為民生綠園,中央的石像被置換成孫文的銅像。2014年孫文銅像被臺獨人士所推倒,臺南市政府就順勢將銅像換成莊靜雯的雕塑作品〈迎風〉,象徵自由的時代已經到來。

從「大正公園」、「民生綠園」到「湯德章紀念公園」,這座公園的名稱,以及中央的雕像,反應了時代與政權的特色,也能看到諸多時代的傷痕。今日我們能自由地「迎風」歌舞,也要感謝湯德章等先行者的犧牲奉獻。

 

 



 

第三站 ☞ 臺南美術館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

 


 

1951年,葉石濤27歲,當時他在永福國小擔任教員,對社會有些許不滿,曾經跟一些中共地下黨的成員有來往,讀了一些左翼書籍。沒想到中共組織被查獲的時候,涉案不深的葉石濤也遭到牽連,因而被保密局以「臺南工作委員會」的案件將他逮捕。

9月20日當天,葉石濤到電影院看一部外國電影《紅鞋子》,回家之後突然被警察包圍,立刻被抓到臺南市警察局關押。一個月後再送到臺北審判,最後被判刑五年,1954年9月獲減刑出獄。

臺南市警察局原本是日本時代的臺南警察署,1931年落成,建築師為梅澤捨次郎(作品還有林百貨)。戰後改為臺南市警察局,葉石濤就曾經在這裡面關押一個月。2018年轉為臺南市美術館一館。



 

 

 

第四站 ☞ 愛國婦人館

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5號

愛國婦人館建築,目前為臺南文化局經營的文創中心,經常會舉辦展覽活動。

 

臺南美術館一館參觀完後,沿著南門路孔廟的圍牆,會來到「愛國婦人館」。愛國婦人館為日本時代「愛國婦人會」的建築,愛國婦人會類似國民黨的婦聯會,是建制色彩非常濃厚的婦女團體,在戰爭時期主要任務為社會服務、戰爭慰問及支援軍事後勤事務等。

愛國婦人館於1940年落成,戰後曾經短暫作為南區區公所,湯德章擔任區長的時候,也在這裡面辦公過,1948年後,則改為美國新聞處的臺南辦公室。1971年,這裡曾經發生「美新處爆炸案」,當時有一名就讀成大化工系的馬來西亞僑生陳欽生,因華語不好,經常在美新處圖書館內苦讀,後來竟然被調查局羅織為主謀之一,遭到殘酷地刑求,甚至遭拔指甲、倒吊灌水等虐待,最後被判刑12年。根據李敖等人回憶,是國民黨特務計畫用來誣陷魏廷朝、謝聰敏及李敖等人的假案,但卻也將無辜的陳欽生拖下水,摧毀了他的大好人生,「臺南美新處爆炸案」可謂白色恐怖時期最為荒謬的政治案件之一。


 

 

 

 

第四站 ☞ 新光三越(臺南監獄)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658號

臺南監獄舊址,現在這裡是國泰大樓跟晶英酒店廣場。


 


 

從愛國婦人館出發,沿著府前路向西門路方向走,右手邊會看到亮麗的臺南美術館二館,左手邊是舊臺南地方法院,目前已經改建為司法博物館。司法博物館建於1914年,本身也是威權的遺跡之一,曾經審判過西來庵事件的余清芳等人,本案原本有高達866人遭判死刑,後來經特赦,最終仍有95人維持死刑。

而葉石濤在〈過眼雲煙〉裡面提到的臺南監獄,現址可能有點難以想像,在今日熱鬧繁華的新光三越、晶英酒店、和逸飯店及國泰大樓這個區域。臺南監獄興建於1904年。曾經在1923年12月16日「治安警察法事件」爆發之後,蔡培火及陳逢源等人就被抓進臺南監獄羈押,而最終蔡培火被判了四個月的徒刑。

目前臺南監獄已經在1986年拆除,搬遷到歸仁去,原先的土地騰空後,陸續興建了飯店及百貨公司。不過也因為以前監獄裡面有刑場的關係,早年臺南人都認為這裡氣息陰森,因此這裡也流傳著許多神秘的故事。不過,無論這些故事是否真實,監獄象徵的威權歷史,是確實存在的,各位到這裡參訪的時候,別忘了這些遺址背後的故事,別忘了腳下這一條前人流血犧牲,所築起的人權之路。

 

臺灣文學館
臺南市中西區湯德章大道1號
湯德章紀念公園
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6號
臺南美術館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
愛國婦人館
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5號
新光三越(臺南監獄)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一段658號
撰寫作者
文學小編
以「臺灣文學連結生活」為主軸,將作家或作品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相關標籤
路線評分
0 分
加入收藏
關閉
加入收藏
學習清單
評論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