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 自己走走 - 主題路線 / 高雄

高雄

代表標籤
顯示全部標籤
2022.10.24
0.0
原鄉人的美濃
路線 鍾理和紀念館→朝元寺→理和小徑→大埤頭伯公→榕樹圓環→三山國王廟    天,和雲,和山的倒影,靜靜地躺在注滿了水的田隴裡。犁田的人把它們和著土塊帶水犁起,它們就和田裡茂盛的青豆之類糾纏在犁頭上,像圍脖一般,犁走兩步就纏成一大堆,好像整塊田都掛在那裡了。 ——鍾理和〈做田〉   鍾理和1915年出生於屏東高樹,十七歲的時候,父親在美濃尖山(笠山)週遭買了一塊土地,開闢作為種植咖啡的農場,於是全家一起搬到美濃定居。鍾理和認識了一名農場的女工鍾臺妹,兩人情投意合,但由於兩個人都姓鍾,在傳統觀念裡是不得結婚的,傷心的鍾理和只好一個人離開家鄉,到滿洲國去找工作。 1940年,鍾理和回到美濃,帶著鍾臺妹一起私奔,兩人婚後定居在北平。享受了一段尚稱安定的生活,鍾理和此時也出版了《夾竹桃》一書,描寫臺灣客家人在北平的生活,這本書也成了鍾理和生前唯一出版的作品。 戰後,鍾理和及鍾臺妹一起回到美濃,鍾理和看見故鄉衰頹的景象,寫下了「故鄉四部」四篇短篇小說。但不幸的是,鍾理和在1947年年初感染了肺結核,最後開刀切除了六根肋骨,總算保存了性命,但從此身體變得非常虛弱,經常臥病在床。離開療養院之後,鍾理和回到美濃,一邊療養、一邊寫作。不過由於生病的關係,幾乎耗盡了家產,禍不單行的是,大兒子鐵民罹患了脊椎結核,從此不良於行;而次子立民則是在1954年生病過世,接二連三的惡耗打擊了鍾理和,不過他仍鍥而不捨地,從事文學寫作。 鍾理和的文學生涯也非常不平順,回到臺灣後,他的作品無法獲得主流文壇青睞,屢屢遭到退稿。直到1956年,他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獲得了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第二名的肯定,自此才讓文壇注意到這一個作家。此時他也結識了鍾肇政、廖清秀、李榮春等臺灣作家,透過《文友通訊》彼此交心、互相打氣。也在鍾肇政等人的勉勵之下,持續寫稿創作。 1960年8月4日,鍾理和病況加劇,吐血身亡,享年45歲,直到死前,他都還持續修改小說〈雨〉的稿件,因此也被稱為「倒在血泊中的作家」。鍾理和過世之後,鍾肇政及林海音等文友非常不捨,協助出版了《雨》及《笠山農場》,完成了鍾理和的遺願。後來在1983年,也是在鍾肇政等人的號召下,臺灣文壇作家們合力在笠山山麓興建了「鍾理和紀念館」,是為臺灣第一座民間起造的文學家紀念館。 鍾理和紀念館的地景路線,先從紀念館出發,可以感受到附近環境的美麗清幽,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先到鍾理和紀念館附近的「黃蝶翠谷」散步,九〇年代的時候政府原先要在此興建水庫,但在美濃鄉親團結抗爭反對之下,終止了水庫的計畫。現在每年美濃人都會在黃蝶繁殖期過後舉辦「黃蝶祭」,紀念這段抗爭的過程,也提醒眾人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沿著當年笠山農場的產業道路,慢慢向市區走去,一路我們可以看到美濃純樸的農村風景,欣賞沿途富饒的農田、潺潺的圳水、拜訪守護著土地的「伯公」(土地公),就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笠山文學之路吧!       第一站 ☞ 鍾理和紀念館 高雄市美濃區朝元95號 臺灣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就位在其作品常出現的笠山腳下。   到了立春以後,樹影漸收,一過春分,它便縮短得容不下人了。但由木瓜樹影所引起的靈感,使我走到別的樹影下去。好在我家周圍不會短少這種樹影,不管草坡上、果樹園,或屋後山腹,到處有的是。只要有一堆樹影,再加上一張藤椅,一方木板,我就有書齋,就可坐下來寫字,再不必為陰暗的屋子和搖擺的桌子而傷心了。  ——鍾理和〈我的書齋〉   鍾理和紀念館位在笠山旁,旁邊就是鍾理和故居,當年鍾理和在家養病,同時也潛心創作,他經常拉著一張椅子、一塊木板,望著不遠處的笠山風景,在樹蔭下寫作。後來音樂人林生祥及鍾永豐創作了一張專輯:《大地書房》來紀念鍾理和。 鍾理和紀念館成立於1983年,是臺灣第一座民間自行籌設的作家紀念館。進到館舍,一樓為常設展區,可以看到〈我的書齋〉描述到的藤椅,還有他長年伏案的書桌等文物。鍾理和的手稿、書信、及生前文物,也都有詳盡地陳列展示。二樓是特展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換不同的主題展示,製作得都非常用心。目前由紀念館由鍾理和基金會營運維護當中,營運相當不容易,所以如果來參觀的讀者們,不妨贊助支持一下紀念館,讓鍾理和的精神與信念可以繼續推廣出去。       第二站 ☞ 朝元寺 高雄市美濃區朝元路90號 與紀念館對望的朝元寺,曾是鍾理和常步行散心處。   轉過笠山的東面,他們看見和笠山隔了條河的對面山半腹邊有一所山寺,畫棟雕簷,非常瀟灑雄壯。後面的山峰,峭壁屹立,狀似魚鰭,和笠山隔河對峙。 「那是飛山寺,」劉阿五說,「也有人管它叫笠山寺。後面那座山就是飛山。」 ——鍾理和《笠山農場》   《笠山農場》是鍾理和以年輕時在父親的咖啡農場工作、以及與鍾臺妹相遇的經歷,寫成的一部長篇小說。裡面豐富描寫了日本時代美濃農村生活的景象,也紀錄了客家人工作時唱山歌的情境,讀來親切可愛,是一本相當精彩的農民文學作品。 小說裡面提到的笠山寺,就是鍾理和紀念館旁朝元禪寺,當年交通不便,還要徒步越過一條小溪,才能入寺參拜。鍾理和生前經常來到寺廟拜訪,過世後骨灰也供奉在寺廟裡。朝元寺是在1907年,由能淨法師所創立,六〇年代的時候,法鼓山的創辦者聖嚴法師也曾在寺裡閉關修行。       第三站 ☞ 理和小徑 由紀念館往美濃市區走的小徑 曾是鍾家人通往美濃市區的必經之路,田園山林盡在眼前。   一出村莊,一條康莊大道一直向東伸去,一過學校,落過小坡,有一條小路岔向東北。那是我回家的捷徑。我走落小坡,發現在那小路旁——那裡有一堆樹蔭,就在那樹蔭下有一個女人帶一個孩子向這邊頻頻抬頭張望。   ——鍾理和〈貧賤夫妻〉   鍾理和的〈貧賤夫妻〉裡,描述他從療養院出院後回到美濃家鄉,此時為了支付他的醫藥費,家裡的經濟狀況變得很差,但他自己無法工作,所以只好仰賴臺妹務農維生。有天臺妹看到家裡附近有盜伐柚木的人,就想說要去幫忙搬柚木,可以賺比較多的外快。可是搬運柚木非常辛苦,而且也是違法的,要躲避林管機關的人,鍾理和看著臺妹為了躲避林管人員而受傷,百般不捨,想要到鎮上謀職,幫忙負擔一些家計。 〈貧賤夫妻〉提到「回家的捷徑」,現在稱之為「理和小徑」。從鍾家要前往美濃市區,必然會要經過一條鄉間小徑,鍾家人們的通勤、辦事都離不開此。鍾鐵民曾經在他的訪談當中提過:這條是他以前跟弟弟到市區看戲的路,雖然一走都是一、兩小時,但邊走邊休息玩耍,並不會覺得累。地貌雖然改變,但純樸的生活氣息,卻一直存在。         第四站 ☞ 大埤頭伯公 高雄市美濃區大埤頭路20號 伯公是客家族群的土地神稱呼,守護家園的親切長者。   伯公,就是客家人的土地公。美濃伯公密度之高,為全臺之冠。而且美濃伯公有一個特色,就是早期的「伯公壇」都沒有神像,而是用一塊石碑來替代,有時候石碑旁還會堆起圓形土丘,屬於「墓塚式」的造型,非常樸實,遠望甚至有點像是墳墓(不過後來新建的伯公廟,大部分都會安放神像了)。 理和小徑上有一座「大埤頭伯公」,其實是路上四座伯公廟之一,但其規模最大,對於鍾家父子的意義也很不一樣,鍾理和與鍾鐵民往返市區辦事,都會經過這些伯公廟,或許他們當年也經常在廟埕樹下歇腳乘涼,與鄉親聊天呢。   第五站 ☞ 榕樹圓環 高雄市美濃區廣興街與民族路口 在榕樹圓環坐著,觀察美濃市區的街景與人情味。   美濃的廣興聚落,過去地名叫做「竹頭背」或「竹頭角庄」,鍾理和在作品裡都會稱為竹頭庄。庄內有一個顯著的地標,就是「榕樹圓環」,週遭便是竹頭角的「市區」,鍾理和跟家人過去都會徒步到這裡採買生活用品,從鍾家走到竹頭角大約4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到美濃街上大約還要一倍的時間。因此這裡也是鍾理和到街上辦事的中途休息站。 榕樹圓環附近的店家,經常擺上茶桌供來往的人們喝茶、談天,樸實的客家日常景象。由圓環往西,可見兩側各式堂號的客家夥房,而鍾臺妹娘家的夥房,就在一旁的廣興路上,堂號同時掛著「彭城」跟「穎川」,是屬於「兩姓堂」的堂號(鍾家與劉家,因為招贅的關係同時有兩個堂號),竹頭角保留了許多傳統建築與文化,是個非常樸實可愛的庄頭。   第六站 ☞ 三山國王廟 高雄市美濃區興隆三街2之1號 三山國王廟到今日香火依然旺盛,護佑美濃居民。   這時,宮前的廣場已搭起一座壇,當天擺著香案,上奉神明——三山國王和觀音菩薩,下供清齋果品,香爐裡盛燃香煙,煙氣氤氳、繚繞,香傳遐邇。鎮中幾位年長的老人都披麻戴孝,跪在前排;老人的後面左右有更多的鎮民跪著,他們一律光著頭,戴著烈日,他們半閉著眼睛跪在那裡,曬得一個個面紅耳赤,黃豆大的汗珠自頭頂、額門、脖頸、像雨一般滴落。……他們想以一片赤子之心上通天庭,用真誠感動上蒼給他們佈施甘露,給他們那荒蕪而又乾燥的可憐的土地一點滋潤。 ——鍾理和〈雨〉   三山國王是中國潮州、汕頭地區的宗教信仰,起源於廣東揭西縣河婆鎮一帶,是週圍三座三神:巾山、明山、獨山的統稱。只要是潮汕地區的移民,包括客家人在內,大多會供奉三山國王。 鍾理和在作品〈雨〉裡,描述了「平安宮」裡香火鼎盛,鄉親們苦於旱災,在廟裡虔誠祈雨的景象。而這間平安宮應該是現在興隆里的「三山國王宮」,大約興建於1912年左右。國王宮近年來有項特別業務:傳聞新車在本廟「開光」特別靈驗,因此許多車主會特地牽車到這裡,請三山國王保佑,讓新車上路,可以永遠平安順利。  
230 次點閱
1
2022.10.24
0.0
作家的一天,漫步在自己的回憶中
標題 作家的一天,漫步在自己的回憶中   路線 柯旗化故居→高雄中學→捷運美麗島站→高雄市議會舊址→高雄 228 和平公園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This is a hat. 這是一頂帽子,這是他們給我戴的帽子 約翰的帽子,湯姆的帽子,瑪莉與貝蒂的帽子 戴著帽子的人魚貫進入 這是誰的帽子?不是我的 假如我有一頂帽子,也不會是這頂 你給我的帽子 他是誰?你知不知道她是誰?你認識B教授嗎? 告訴我他是誰。讓我知道你見到誰? 當時,你正在跟誰說話? 我問他,可不可以開窗子? Let me out! 讓我出去! …   ——游書珣〈重編《新英文法》之例句翻譯〉   詩人游書珣的〈重編《新英文法》之例句翻譯〉當中,有八成的句子都是來自柯旗化《新英文法》當中的例文,詩人將這些平凡而破碎的生活用語,拼貼、剪接成一張白色恐怖的巨大帷幕,遮蔽了整個臺灣社會。學生在準備聯考的時候或許都研讀這本書,但卻不知道作者其實是白色恐怖的政治犯,歷史就這樣都被蒙蔽了。這首詩也獲得了2018年打狗鳳邑文學獎的新詩組首獎。 柯旗化先生是臺灣邁向民主的道路上,不可被遺忘的一名人物。他出生於1929年的高雄左營,因為媽媽是高雄旗山人、爸爸是臺南善化人,所以叫做「旗化」(一個充滿土地情懷的名字)。柯旗化在二二八事件的時候,目睹了國民黨軍隊在高雄屠殺後的慘況,他走出高雄車站,看到站前廣場上被槍決的屍體,畫面令人不忍卒睹。省立師範學院(今臺師大)英語科畢業後,他到高雄女中教書,1951年因為被檢舉擁有一本左翼書籍,因而被判感訓,坐了將近一年九個月的牢。 出獄後,柯旗化離開學校,開設補習班,在高雄市區的住家成立第一出版社,專心投入英語教學工作,1960年出版了《新英文文法》這本參考書,獲得好評,成為考生人手一本的「暢銷書」。但沒想到1961年柯旗化又因為「叛亂」罪名被逮捕入獄,這次一關就關了將近十五年,一直到1976年才被釋放出來。出獄後,柯旗化意志並沒有消沉,反而更積極參與黨外運動,還創辦《臺灣文化》雜誌,倡議臺灣獨立及民主自由等議題。 這一條關於柯旗化的主題路線,其實也是一場高雄的人權地景之旅。先從柯旗化的故居出發,這裡也是他創立的第一出版社舊址。出獄後他也在這裡創辦了「臺灣文化雜誌社」、以及與高雄黨外人士聚會討論的地方。接著來到柯旗化的母校高雄中學,1922年的建物仍然保留,見證了百年來歷經政權更迭、戰亂及抵抗,至今二二八事件的彈孔,還留在校舍的牆上。 捷運美麗島站,則是紀錄了1979年的一場驚天動地的抗爭,揭開了八〇年代臺灣民主運動的序幕;經過舊市議會、來到愛河畔的二二八紀念公園,最後尾聲來到歷史博物館,這裡曾經是高雄市政府,也是見證二二八事件的現場之一。讓我們一面閱讀柯旗化的著作《臺灣監獄島》及《母親的悲願》,一面踏上尋找二二八及白色恐怖遺址的小旅行吧。         第一站 ☞ 柯旗化故居 高雄市新興區八德二路37號 現在一樓仍為第一出版社使用,2、3樓為故居開放參觀。   柯旗化的一生,就是臺灣白色恐怖歷史最沈重的證言,他總共入獄將近十七年,青春、理想以及家庭,所有美好都被威權吞噬殆盡。犧牲的也不只有他個人,家人也都因此身心煎熬、飽受委屈。 柯旗化的孩子,目前擔任中研院研究員的柯志明回憶到,他一直到十五歲的時候,到臺東泰源監獄探監,才第一次與父親交談。而媽媽蔡阿李,從小就告訴他們說,爸爸「只是到美國留學」。所以他們生日都會收到「美國的禮物」,但其實都是媽媽去堀江商場買的水貨。 而目前座落於新興區八德二路的柯旗化故居,是其妻蔡阿李在1965年所購入,一樓為第一出版社辦公處,上方二至四樓為自家生活空間。不過柯旗化並沒有辦法在新居裡與家人同享天倫之樂,因為他當時正在坐牢,一直到十一年後出獄,才住進自己的家中。 柯旗化所著的《新英文文法》,因為內容完整且嚴謹,成為中學生考試的必備寶典,長期穩定的銷量支撐了柯家人的家計。直到柯旗化出獄後,也透過販售《新英文文法》的盈餘,在自家創立了臺灣文化社、並於1986年出版《臺灣文化》季刊,不過《臺灣文化》在發行第四期的時候,即遭到警備總部查禁。         第二站 ☞ 高雄中學 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三路50號 高雄歷史最悠久的高中,經歷過大小歷史事件圍牆上甚至留有彈孔痕跡。   1922年「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成立,戰後改制為今日的高雄中學。柯旗化於1942年入學,1945年太平洋戰爭的後期,被政府編入高雄壽山學生隊,修築防禦工事。柯旗化於雄中畢業後,到臺北就讀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科,當時他在臺北目睹了二二八事件發生的經過。避難回到高雄後,又在高雄車站前,看到動亂後的模樣,有民眾屍體就被棄置在廣場上,慘不忍睹。 二二八事件的時候,高雄中學的學生也組織了「雄中自衛隊」,以日本時代的軍訓步槍,還有四處蒐集來的簡陋軍火,一面保護校園、庇護市民及外省人,另一方面還進攻高雄車站,想要把佔據車站的憲兵隊趕走。後來國民黨軍隊在彭孟緝率領下,還用各式大砲砲擊雄中,目前雄中「紅樓」東側牆上還留有當年砲擊的彈孔。           第三站 ☞ 捷運美麗島站 高雄市新興區捷運美麗島站 車站內的光之穹頂與四座出入口的祈禱意象,希望讓大家對此處歷史留有記憶。   197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政府因為一連串外交上的挫敗,陷入了合法性的危機。而此時臺灣社會爭取民主自由的聲音與意志越來越強烈,於是爆發了中壢事件、橋頭事件等民主運動。後來黨外人士為了對抗國民黨,全臺組織串連,並於1979年成立美麗島雜誌社,希望透過《美麗島》雜誌,來組成一個「沒有黨名的黨」。 美麗島雜誌社原本訂於1979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世界人權日,於高雄扶輪公園(今日中央公園),進行一場遊行及演講。但事前軍警單位封鎖公園,並派大批軍警包圍在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當天晚間,美麗島的遊行群眾手持火把,在今日美麗島站的大圓環邊集會、演講。但卻遭到軍警強力鎮壓驅離,引發流血衝突。 事件後政府掃蕩所有民主運動相關人士,逮捕152人,並將核心人物陳菊、呂秀蓮、施明德、林義雄、黃信介、張俊宏、姚嘉文、林弘宣等八人移送軍法審判。當時國民黨因美國壓力,開放軍事法庭讓大眾旁聽,而法庭上政治犯的辯護內容,也成為許多臺灣人的政治啟蒙。 根據笠詩社社長陳坤崙回憶,1976 年才出獄的柯旗化,當時也站上抗爭前線,宣講自身學生時期見到的二二八事件;許多人也會到第一出版社找柯旗化討論民主及各種社會議題。   第四站 ☞ 高雄市議會舊址 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91號 舊址未開放參觀,但能走近場館欣賞建築外觀   1966年啟用的高雄市議會,是由知名建築師王昭藩所設計。王昭藩還設計了高雄的文化中心,以及中正技擊館,後來也參與了美國紐約的世貿大樓的設計工作。 2011年後,高雄市議會搬遷到鳳山區,就矗立在中正四路上,默默扛著在它身上發生過的各式歷史。現代主義的簡潔外觀搭配上東方元素的細節,就算近年來建築內部閒置不用,位於愛河左岸的市議會舊址像是與右岸的舊市府(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作為高雄市的守護神,護佑這座城市的民主自由。         第五站 ☞ 高雄二二八和平公園 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228公園紀念碑記錄受難者名單,不忘記歷史同時呼籲不再次犯錯。     柯旗化詩作〈母親的悲願〉完成於1983年,描繪著36年前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受難群像。當柯旗化寫下這首詩的時候,二二八事件還是一個禁忌,受難者及家屬不敢哀悼、不敢紀念,許多年輕人也不知道臺灣曾經發生過這麼慘烈的動亂。 當時南部防衛司令是彭孟緝,二二八發生初期,彭孟緝斷定這是一場「武裝叛亂」,於是動用軍隊攻擊嘉義及高雄市區,甚至血洗車站、雄中及市政府等處,濫殺無辜市民,在歷史上留下斑斑血跡。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和平紀念碑刻著當年168位受難者姓名,提醒世人:唯有深刻銘記著歷史的傷痕,才能避免再度重蹈覆轍。  
193 次點閱
0
2022.10.24
0.0
看海的日子
路線 高雄文學館→愛河光榮碼頭→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港)→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西子灣風景區(打狗英國領事館)→旗津輪渡港   旗影峰頭日夕佳,鼓山只隔水之涯。 登臨好是風煙淡,極目歸帆遠浦排。   ——王則修〈旗山晚眺,四首之一〉   1921年,高雄的漢詩社團「旗津吟社」舉行第一屆的徵詩比賽,題目是〈旗山晚眺〉,共徵得詩402首,由名士陳錫如選出60首佳作。其中第一名就是王則修詩作。王則修遊經高雄旗山時,見到清代砲塔的遺跡,一時感傷懷古,寫下了許多精彩的漢詩作品。 高雄舊名「打狗」,原本是平埔族馬卡道語裡「竹林」的意思(Takau)。後來漢人用臺語將之音譯成「打狗」(Táⁿ-káu),大約指稱今日鼓山到旗津港一帶。到了1920年,日本人認為「打狗」的漢字寫來不夠文雅,因此又用日文的訓讀音(Takao),改成為了今日大家熟知的「高雄」。   高雄早期從旗津的小漁村,開始漸漸擴大規模,到了日治時期,開展成現代化的港口都市,奠定了工業重鎮的基礎。六〇年代,前鎮設置了加工出口區,迎來臺灣經濟史上一次重要轉型,1970年代成為了以重工業為主的大都會,成為今日臺灣最重要的貿易港岸之一。 因為海洋與港岸的緣故,躍上世界舞臺的高雄,迎接了來自各地旅人精彩的故事,所以這條文學地景路線以「看海的日子」為主題,從位於中央公園內,宛如書海的高雄文學館揚帆出發,經過愛河及周遭歷史地景,最後匯入旗津港灣當中,在落日餘暉的海邊結束這趟旅行。一路上,我們可以讀到焦桐對於愛河的青春記憶,也可以聽到余光中對於西子灣的禮讚,又或許可以讀一讀楊青矗筆下的工人故事,經濟奇蹟的背後有多少的辛酸血汗? 我們漫步在港邊的駁二特區,見證高雄港產業與空間的巨大變化,這一座國際大港歷經了國際貿易的起起落落,許多碼頭倉庫因此閒置下來。經過市政府、地方居民與藝術家相互討論,港口倉庫再次活化,成為市民共享的休憩空間。   大船入港的繁忙,與前衛的藝術特區如何結合?21世紀高雄的新風貌,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工業港都,而是在以在地文化為基礎、發展出新的人文風貌。哈瑪星碼頭、鐵道、輕軌與捷運結合,舊時代的交通樞紐與當代的科技運輸相互結合,交織成迷人的城市地景,旅人也可以透過步行,登上旗后燈塔,眺望壯闊的高雄港灣,也可以騎著單車,漫遊在旗津的濱海街道上,或者乾脆、輕鬆一點,待在西子灣的沙灘上,帶著一本文學作品,在潮汐相伴下閱讀,直到月升日落。       第一站 ☞ 高雄文學館 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前身為第一代高雄市總圖的文學館,在中央公園被綠樹環繞。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 高雄文學館的後門,佇立著一座裝置藝術。左側是文學家葉石濤先生與孩子們在讀書的雕像,右側是鏤刻著葉石濤名言「沒有土地,哪有文學?」等文字。這句話原本是葉石濤一篇介紹日本時代臺灣文學發展文章的標題,後來因為非常鏗鏘有力,也很能代表葉石濤本人,以及眾多臺灣文學家的終極關懷。 高雄雖然以國際港都著稱,不過這座城市也是有著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蘊。「高雄文學館」是全臺第一間以城市為名的文學館,2003年誕生,座落在中央公園的西北側,茂密的綠意森林當中。文學館的前身,是1954年落成的高雄市總圖書館,隨著藝文需求的增加、新館舍的建立,舊總圖的身份卸下後,從圖書館變身成了保存與推廣藝文活動的中心。藉由展覽、講座並與其他藝文形式跨域合作,如結合戲劇、電影及音樂演出等,展示出文學的多元樣貌。   第二站 ☞ 愛河光榮碼頭 高雄市苓雅區海邊路31號 愛河出海口,遠處是高雄港的吊臂與船隻。     焦桐出生在高雄,對於愛河有著萬般的鄉愁,記憶中的愛河雖然不甚美麗,曾經有過一段充滿「水肥與垃圾」的時代,但焦桐的初戀,可能就在愛河河畔萌生。 愛河原本叫做「打狗川」,隨著1920年代改名為高雄,又被稱為「高雄運河」。戰後在河畔有出租小船的地方,叫做「愛河遊船所」,後來陰錯陽差,成為了這條河流的名稱。而愛河的印象,除了浪漫的愛情外,在1960年代左右,因為都市化及工業化的關係,愛河一度成為了都市的污水下水道,高雄的家庭污水及工業廢水全部排放到愛河裡去,又臭又髒。不過在1970年代後,高雄市開始進行污水分流工程,繼而在九〇年代推動家戶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終於讓愛河水源變得清澈,開始回到最初浪漫的風情。     第三站 ☞ 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港)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紅磚倉庫上的彩繪與前衛的藝術作品,賦予閒置區域新生命。   透早第一道日頭光 佮闊莾莾的海平線 做伙精神 芎蕉碼頭的箍絡 用汗水共打狗港 溶做一幅豐收圖 …   ——陳金順〈打狗風情〉     陳金順為臺語詩人,他的〈打狗風情〉寫下了以前高雄港清晨忙碌的模樣,裡面的「芎蕉碼頭」,舊名叫「香蕉棚」,是以前香蕉產業黃金時期的集貨倉庫。近年香蕉碼頭轉型成觀光型的餐廳與賣場,與駁二特區遙遙對望。 駁二特區的前身是「接駁碼頭第二號倉庫」及附近倉庫群。駁二倉庫興建於1973年,原本是用來存放出口的蔗糖等貨物,後來因為製糖業沒落,加上臺灣產業外移嚴重,駁二及週遭倉庫逐漸遭到閒置荒廢。2000年的時候,國慶煙火移師到高雄施放,市府團隊決定重新整理閒置的碼頭倉庫,以「前衛、實驗、創新」作為主軸,改造為「駁二藝術特區」,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市民假日散步休憩、參觀藝文展演的最佳去處。 近年在捷運、輕軌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陸續完工後,遊人可以一路從愛河畔慢慢散步,途經光榮碼頭、駁二特區,走過哈馬星歷史街區,直到鼓山渡輪碼頭、感受山、河、海交界的地貌風情。   第四站 ☞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32號 由此可見哈瑪星鐵道連接著港邊與市區的痕跡。     哈瑪星的地名,是由日文濱海鐵路中的「濱線」(hamasen)直接音譯而來。是日本人在興築高雄港的時候,填海造陸而成的新生地。曾經是高雄最早的行政中心、西部縱貫鐵路的終點站,也是舊高雄車站的所在之處。後來在日本時代晚期,市政府及車站才陸續遷移。經過了一百年的物換星移,哈瑪星雖然一度沒落沉寂,但近年在社區營造及文史保存運動下,加上駁二特區的建置、加上捷運及輕軌陸續完工,哈瑪星又換上了充滿活力的面貌。   第五站 ☞ 西子灣風景區(打狗英國領事館) 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前有海岸後有山靠,西子灣的擁有山海之美。   海峽浩蕩是前景 壽山巍峨是後臺   日月與眾星是大壁畫 更有長堤舉起了燈塔 把七海的巨舶都迎來 這壯闊的舞臺正等待 一位主角來演出 天風與海潮都在呼喚 美麗的預言正在等待 來吧!西子灣等你到來。   ——余光中〈西子灣在等你〉   曾在中山大學任教多年的詩人余光中,當時宿舍就在鼓山與西子灣交會的地方,他往窗外看去,就能眺望整個高雄港。因此他寫下了這首詩,描繪了西子灣的壯麗與開闊的景色。 西子灣位於高雄的西側,鼓山的西南角。早在1876年,英國人就在鼓山南端興建了「打狗領事館」,與旗津的旗后燈塔遙遙相對。到了日本時代,日本人在此興建海水浴場,並且鑿了一條隧道,連通哈瑪星地區與西子灣。鼓山與西子灣的的夕陽美景,,加上礁石形成的灣澳,形成了令人難忘的美麗地貌。   第六站 ☞ 旗津輪渡港 高雄市旗津區海岸路10號     汪啟疆是著名的「詩人將軍」,他是海軍中將退休,大半輩子都在左營的海軍基地服務。因此對於高雄的港灣及海,有著特別深厚的體驗與情感。他特別喜愛旗津的風土,小小的島上有醉人的風景,以及深厚的人文歷史。 旗津原名「旗後」,北端有一座丘陵叫「旗山」,因而得名。旗津原本也只是一座小漁村,但卻是高雄城市發展的胎動之地。1858年,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後,開放「打狗」成為貿易口岸,於是這裡就躍升為國際商港,一時之間商賈雲集,漸趨繁榮。 旗津擁有許多「高雄第一」的頭銜,例如旗津天后宮,是為高雄第一間媽祖廟;旗津國小(打狗公學校)也是高雄第一間現代教育的小學;旗津的「旗津吟社」,是高雄第一個漢詩社團,「旗津」的地名,也是因此而來。而旗津的旗後教會,是臺灣長老教會第一間禮拜堂;而旗山上原本有一間「打狗醫館」,則是臺灣第一間西醫醫院。 旗津有著悠遠的歷史文化、見證百年滄桑的燈塔與砲塔、樸實可愛的漁村風景、美麗的沙灘、最後還有大街上美味的海鮮及小吃,走一趟旗津小旅行,身心五感都能獲得療癒。  
219 次點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