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場地圖













臺灣文學史
作家平台
葉石濤
葉石濤(1925-2008),出生於台南,1960年代移居高雄。日治時期就讀中學即發表日文小說,在台灣文壇上展露文采。戰後因政局轉變,以精讀《紅樓夢》作為學習中文的方式,1950年代因「知匪不報」的莫須有罪名被判刑,中斷寫作與工作,為求生計,在四處轉換教職之際,也從事翻譯。1960年中期復出後筆耕不輟,尤以撰寫台灣文學史論為要,影響至今,《台灣文學史綱》即為代表作。葉石濤的小說關注台灣族群議題、歷 ...
以科技導入藝術、人文與歷史資產之保存與展示,
延續其生命滲透力,同時將科技深化在地社群文化,
扎根智能城市發展,期望利用科技整合人文經濟的跨域與創
新知識體系,結合本館各項文學資源,
提升民眾與文學愛好者更便利之智慧文學館體驗。
🎊【走進創作現場—作家在數位平台.雲端裡的臺灣文學】🎊
臺灣文學在哪裡❓
在書本上❓在作家筆下❓在博物館中❓
臺灣文學無所不在,既在雲端,也在圖書室裡❗
2023年作家文庫主題書展「走進創作現場—作家在數位平台.雲端裡的臺灣文學」於5月30日開展。以國立臺灣文學館「作家主題平台」網站為主題,涵蓋從清領時期到現代,橫跨時空的14位作家,從中擇定2位規劃主題作家專區。
🌐「作家主題平台」網站集結14位作家,從清領的洪棄生、日治的蔡培火,到戰後的王文興、林海音,還有至今創作不輟的平路、劉克襄等人,透過作家主題館中的手稿、照片和地理資訊等數位化資料,得以自由開啟作家的每個生命時刻。
✨展覽看點✨
#線上線下雙軌展演作家創作軌跡
本年度以圖書室實體展配合網站資源,展出平台網站上的作家文物與作品,並規劃作家互動遊戲提供贈禮。
#數位授權展區
以雲端資料結合授權概念,開設授權展區,釐清在數位資訊時代,實體、無體財產權的差異與運用。
#年度主題作家:李潼、謝里法
透過實體文物、書籍展示,以專區呈現主題作家的創作歷程與重要特色。
圖書室「走進創作現場—作家在數位平台.雲端裡的臺灣文學」以數位結合實體,展示臺灣文學的多元面貌,原來文學不只在文本上,也在隨手可得的雲端裡,更在你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走進作家的創作現場!
🎁書展互動贈禮活動🎁
參加展區互動遊戲並回答問題,即可抽獎作家似顏繪徽章!
📍展期:2023.05.30-2024.05.26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B1圖書室
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市場
禁書之所以為「禁」,從來不只是書籍本身,更是禁錮思想與言論的自由。
從日治時期到解嚴前後,臺灣人民歷經數十年的思想與言論管制。不論是殖民統治或戒嚴體制,當權者利用查禁制度決定一本書的命運。表面上是為了禁止「有毒思想」的傳播,實際上是為了方便控制人民,以鞏固政權。查禁制度所影響的,不只是已經出版的書籍,也讓作家下筆時必須字字「斟酌」,其中甚有因自我檢閱後,選擇將完成的作品深鎖不願面世。
在威權統治下,各種異議之聲被消音,人民的自由受壓抑,然而再極權的統治也關不住自由的思想。
本展覽以「文壇封鎖中」為題,引領大眾共感一字定生死的肅殺時代,從而體認今日自由民主的可貴價值。
更多資訊: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本展為第三期臺灣文學主題常設展,以「注意,你已被文學包圍了」、「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1895)」、「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1895~1945)」、「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1945~1980)」、「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1980~2000)」、「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等六大主題展區,將百年來的文學史化為日常,並透過數種不同的多媒體設備,讓觀眾可以與臺灣文學互動、創造,並從中帶走物質和心靈的紀念品。
更多資訊: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常設展
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展覽
現代主義是全球現代發展史上的重要歷史現象,其內容豐富無比。為了彰顯現代主義對於西方世界,尤其是對美國文學的影響,國立臺灣文學館特別策劃「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並且聚焦在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與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等三位美國現代主義文學大家身上。
在這個世界性、跨領域的價值和信仰變動時刻,臺灣並未缺席,自1920年代日治時期引介現代主義思潮開始,現代主義就已對臺灣知識界與文學界產生影響。在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時代,美國現代主義伴隨著各種軍事、經濟援助進入戒嚴時期的臺灣社會,在肅殺、沉悶的年代,引領戰後臺灣社會和文藝思潮往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本次展覽將以美國新聞處的譯介作為拉力,介紹該時代如海明威、福克納、費茲傑羅等作家作品,呈現美國1920至1950年代現代主義文學面貌,並以完整的臺灣現代主義作品與史料,說明現代主義在臺灣既是一種橫向移植,但也帶有強烈創新精神的特色。這些特色,是如群星閃耀的臺灣作家在學習西方現代主義的技巧和意識型態的路上,所交會激盪出的火花。
更多資訊: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
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文學沙龍a
文無盡藏——
臺文館,文學無盡藏。
本館典藏超過12萬珍貴文物,其中包括手稿、書畫、器物等多類型,並備有專業修護設備與人才。近二十年來本館善盡守護作家心血之責,致力於保存、修護、文學研究等博物館基礎工作。
由於各類型文物多來自不同場域,多有老化、蟲害等情況,徵集與保存修護人員皆逐項診斷,結合科學檢測、分析技術等各領域的知識應用,解決或釐清保存修護問題。同時因應不同材質與文物類型提出修復方案,以合適的方式與材料加以修護,讓文物能延長其壽命,進一步作為展示及研究應用。
展覽是科技修復、數位人文、文學轉譯的合作成果,展現本館20年來在文物徵集進館後的時光歷程,向大眾展現歷史與人文交會時,如何銘刻在文物紋理之中,而這些文物又是如何從作家記憶向度中,穿越時間與空間,向現時現地的每一位大眾,敘說那深刻的過往,生命的記憶。
以四個區域展現文物賦活,文學記憶:「文物律動,徵集之路」;「文物再現,守護永恆」;「雲端數位,3D文物」;「文學轉譯,文物變裝」。
更多資訊:「館慶二十 文物賦活」特展
葉石濤(1925-2008),出生於台南,1960年代移居高雄。日治時期就讀中學即發表日文小說,在台灣文壇上展露文采。戰後因政局轉變,以精讀《紅樓夢》作為學習中文的方式,1950年代因「知匪不報」的莫須有罪名被判刑,中斷寫作與工作,為求生計,在四處轉換教職之際,也從事翻譯。1960年中期復出後筆耕不輟,尤以撰寫台灣文學史論為要,影響至今,《台灣文學史綱》即為代表作。葉石濤的小說關注台灣族群議題、歷 ...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
個人隱私權已是使用者於網路世界瀏覽中主要之顧慮,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本館)特創設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下將對: 『個人資料的蒐集與使用方式』、『Cookies、IP address』、『對個人資料之保護與利用』加以說明與宣示:
(一) 個人資料的蒐集與使用方式:
為了在本網站上提供您最佳的網站服務,依不同頁面會請您提供相關個人的資料,其範圍如下:本網站在您使用電子報訂閱、團體導覽預約、活動報名、加入文學之友與刊登研討會訊息等系統功能表單時,會保留您所提供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連絡方式及使用時間等。
(二) Cookies and IP Address:
當使用者到本網站瀏覽時,伺服器會自行記錄相關行徑,包括您使用連線設備的IP位址、使用時間、使用的瀏覽器、瀏覽及點選資料記錄等,做為我們增進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此記錄為內部應用,決不對外公佈。
(三) 對個人資料之保護與利用:
本網站主機均設有防火牆、防毒系統等相關的各項資訊安全設備及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加以保護網站及您的個人資料。我們採用嚴格的保護措施,只由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接觸您的個人資料,相關處理人員皆簽有保密合約,如有違反保密義者,將會受到相關的法律處分。
本網站雖將盡最大之努力以維護使用者之個人資料(不濫用與 不揭露),但因網路資料之傳輸無法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性, 因此本網站無法確信或擔保使用者所傳來或我們傳送予使用者 的資料完全安全。關於上述之風險,必須請使用者自行負擔。
除非取得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本網站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四)會員權利之行使:
倘您欲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法令規定,就本公司所蒐集、處理及利用之個人資料行使當事人權利時,如:查詢或請求閱覽、請求製給複製本、請求補充或更正、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及請求刪除,您可以使用客服專線聯絡方式,行使權利及疑義諮詢。
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本館)尊重並保護您在使用網際網路時的安全及隱私保護利,為了幫助您瞭解「國立臺灣文學館全球資訊網」如何保護您在使用本網站各項服務的安全、及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詳細閱讀「國立臺灣文學館全球資訊網」的隱私保護及安全政策。請您仔細閱讀以下各項說明, 也歡迎您告訴我們您的想法,若有任何意見或疑 問,請E-mail至 twp@nmtl.gov.tw
任何未經授權而企圖上載或更改本館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及相關資訊的行為,都是嚴厲禁止而且可能觸犯法律。為了網站安全的目的和確保這項服務能夠繼續服務所有的網路使用者,本網站提供了以下的安全保護措施:
. 使用網路入侵偵測系統,監控網路流量,以確認未經授權而企圖上載或更改、網頁資訊或蓄意破壞者。
. 裝設防火牆防止非法入侵、破壞或竊取或破壞資料,以避免網站遭到非法使用,以保障使用者的權益。
. 裝設掃毒軟體,定期掃毒,以提供使用者更安全的網頁瀏覽環境。
. 不定期摹擬駭客攻擊,演練發生安全事件時的系統回復程序,並提供適當的安全防禦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