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洶湧的溫柔──臺灣大河小說捐贈展

萌芽:探勘大河源頭

吳濁流葉步月鍾肇政Q&A

自1940至1980年代,無法大聲言稱「臺灣」的臺灣人,怎麼訴說自己的故事?本區展出臺灣早期大河小說作品,包括吳濁流「孤帆三部曲」、葉步月《七色之心》、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等。


 

 

吳濁流(1900-1976)

 

 

本名吳建田,新竹人,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曾任教諭、小學教師、記者。代表作為《亞細亞的孤兒》,記錄自己在臺灣、日本和中國所親身經歷的社會現實。除文學創作外,他更終其一生為臺灣文學奉獻心力。1964年以65歲高齡獨資創辦《台灣文藝》雜誌,培育許多傑出臺灣作家;1965年設置「臺灣文學獎」(後改為「吳濁流文學獎」)提攜後進,1969年更捐出退休得到的退職金和家用節餘,成立「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不間斷地鼓勵臺灣文學創作的成長。

 

?? 孤帆三部曲

「孤帆三部曲」包括《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及《臺灣連翹》,均為極富作者自傳色彩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原名《胡志明》)完稿於1945年,書寫殖民地知識青年對自我認同的無所適從與無依徬徨;《無花果》寫於「二二八事件」20年後,是作者前半生自傳,梳理其從日治到戰後初期的歷程,並記述了二二八事件發生始末;《台灣連翹》則是吳濁流最後一本著作,探索臺灣人的心靈傷痕,並根據自身對臺灣政治的觀察,寫下一生所見所聞。

 

他們雖然沒有知識和學問,卻有和鄉土發生密切關係的生活方式,而且那與生俱來的生活感情中,便具有不為名利、宣傳所誘惑的健全氣質。他們唯其因為與鄉土共生死,所以決不致為他人所動搖。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 龍瑛宗〈傳統的潛在力量──吳濁流氏的「胡志明」〉|葉笛譯,1946年。

本文為龍瑛宗對吳濁流長篇小說《胡志明》所做的評論。龍瑛宗讚揚作家繼承漢文化的傳統精神,用文學保存行將消失的風俗民情,完成作家的文學使命。不過他也提到,此篇作品尚未浮現出清楚的主軸,因而呈現不集中、散漫的感覺,這與作家對文學的態度息息相關。(葉蓁蓁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胡志明?第5完結 發狂?卷》|臺北:學友書局,1948年。(劉克全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孤兒》|東京都:一二三書房,1956年。

1956年,日本「一二三書房」將吳濁流於1943年動筆撰寫、原題為《胡志明》之長篇小說更名為《????孤兒》,發行日文版,成為其後中文版《孤帆》、《亞細亞的孤兒》譯作之所本。此書不僅反映日治時期臺灣人民遭受歧視以及精神上的苦惱,也呈現殖民地底下臺灣人的認同糾結。(龍瑛宗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孤帆》|楊召憩譯,高雄:黃河出版社,1956年。(林瑞明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傅恩榮譯,臺北:南華出版社,1962年。(林瑞明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黃玉燕〈重譯《亞細亞的孤兒》緣起〉,《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2001年12月17日。

原以日文寫作的《亞細亞的孤兒》,除有早期楊召憩、傅恩榮所譯之中文版,如今更為一般讀者所知的,應為黃玉燕的譯本。此文為譯者自述其重新翻譯該書之緣由。(黃玉燕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1,《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黃玉燕譯。

黃玉燕所翻譯之《亞細亞的孤兒》,自2001年12月18日開始連載於《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總計159篇。其後於2005年由新竹縣文化局集結出版。(黃玉燕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葉石濤〈黃玉燕譯《亞細亞的孤兒》序〉|此文為葉石濤為黃玉燕翻譯之《亞細亞的孤兒》所寫序文。文中除簡介吳濁流生平、際遇,以及創作《亞細亞的孤兒》的背景,亦指出日治時期的新文學作家大多都類似吳濁流,不知道臺灣其實並非亞細亞的孤兒,而是獨立,可以擁有自己國家的民族。(黃玉燕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無花果》|臺北:林白出版社,1970年。

《無花果》是吳濁流在69歲那年(1968)起筆完稿的作品,在這本自傳體小說中,他以直率的筆觸描寫其親身見聞的二二八事件真相,欲藉此將畢生思想行事作一交代,纂錄其為文學獻身的心路歷程,並寫出屬於臺灣人的歷史。(黃得時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李魁賢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 The Fig Tree: Memoirs of a Taiwanese Patriot|Dortmund: projekt verlag,1994年。

本書為《無花果》在德國出版之英譯本,副標題為「臺灣愛國者的回憶」,列於德國漢學家馬漢茂(Helmut Martin)主編《中國論文集》叢書第一種。馬漢茂在德文序中從臺灣文學的背景、吳濁流文學事業、臺灣文學的反抗性、臺灣國民意識的興起及臺灣文學的展望等各面向,向讀者介紹此書的重要意義。(梁景峰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廖清秀〈《無花果》出版與吳濁流老〉|刊載於《文學臺灣》第12期,1994年10月。

本文敘寫吳濁流出版《無花果》時遭警總取締,作者與吳濁流針對此事的談話內容。(文學臺灣雜誌社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台灣連翹》|臺北:台灣文藝出版社,1987年。

《台灣連翹》為吳濁流以日文寫作,半自傳性質的長篇作品,記述日治時期以至戰後初期的臺灣社會。起筆於1971年9月,1974年12月完成。其中第一章至第八章,曾於1973年4月至1974年10月間,由吳濁流自譯為華文,刊登於《台灣文藝》;其餘文稿則存放在小說家鍾肇政處,叮囑其須於十年、二十年之後才能發表。1986年,鍾氏將最後六章譯為華文,刊登於《台灣新文化》雜誌,雜誌因此遭受查禁。(張啟光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吳濁流與巫永福、陳秀喜等人合照|(郭昇平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葉步月(1907-1968)

 

 

本名葉炳輝,出生於臺北市大橋町二丁目,1930年畢業於臺北醫專,1933年自行開設醫院。葉步月在戰前、戰後,均曾發表多部作品,包括散文、小說、遊記等,其中又以1946年的日文單行本科學小說《長生不老》與偵探小說《白晝的殺人》最為獨特,是日治時期大眾文學作家之一,卻長期被臺灣文學史遺忘,鮮為人知。

 

 

?? 七色之心

《七色之心》原以日文寫成,寫作時間大約介於1958至1960年間,中文版於2008年出版。小說分為三部,講述主角寡婦秋卿撫養三個孩子振興家族的故事。第一、二部描寫1913至1945年,秋卿成為寡婦到日本戰敗為止;第三部則是描寫1945至1957年,74歲的秋卿四代同堂的夢想幻滅。這是臺灣戰後第一部家族史小說,詳盡刻劃臺灣人歷經社會、思想,以及政權的轉變,面對新舊世代衝突與家變的歷程。作者將家族史與臺灣歷史巧妙融合,呈現給讀者豐富與完整的庶民圖像與臺灣精神。

 

太陽光有七個顏色。當七色光束重疊時,就變成無色。人的心也有各種顏色。當人們不同的心融合在一起時,也會變成無色嗎?

──葉步月《七色之心》

 

 

?? 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發第一六九一號〉公文|1921年。

葉炳輝即作家葉步月,此為其就讀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之預科第一年,擔任副級長之公告。(葉炳輝家屬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葉步月《風景畫》|1925年。(葉炳輝家屬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葉步月〈七色?心1〉手稿|〈七色?心〉創作於1958至1960年代之間,原以日文寫成,共12冊1017頁。故事跨越戰前與戰後,描述1913至1959年間,寡婦林秋卿一家四代的家族成長史,是戰後第一部臺灣家族史小說,因此有論者認為此作已具備大河小說的規模。(葉炳輝家屬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鍾肇政(1925-2020)

 

 

桃園人,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臺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擔任小學老師長達30年之久。1964年起輔佐吳濁流編輯《台灣文藝》,並陸續擔任多項文學職務,更積極參與客家運動。創作以小說為主,「濁流三部曲」和「台灣人三部曲」為重要代表作。1957年創辦《文友通訊》,為戰後第一份作家聯誼的通訊媒介。除了以創作、編輯及參與文化活動等方式推動臺灣文學,對後進青年作家亦多所鼓勵。故有文學「傳燈者」的美譽,其數十年的創作奮鬥史,就如同一部戰後臺灣文學史。

 

?? 濁流三部曲

「濁流三部曲」的創作時間介於1961至1963年,首部曲《濁流》講述來自大科崁五寮的青年陸志龍擔任國小助教的故事;第二部《江山萬里》描繪其進入軍中當「學徒兵」;第三部《流雲》則是敘寫他戰後回到家鄉的生活景況。鍾肇政以「濁流三部曲」奠定其「大河小說家」的地位,也確立了臺灣作家在戰後文壇的位置。他細膩描繪自身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成就此視野寬闊的巨著,因而也被認為是鍾肇政最具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的作品。

 

呵,變幻無定的流雲,你們要飄到哪兒呢?也許人們正在期盼著你們快些凝聚在一塊,變成沛然下降的大雨,滋潤正在旱魃中的大地。

──鍾肇政《濁流三部曲?流雲》

 

 

?? 鍾肇政《濁流》|臺北:中央日報社,1962年。

本書以主角陸志龍的生活為核心,敘述二戰結束前後臺灣社會的變局,除了描寫臺灣青年在隨時可能被徵召的時代,如何面對殖民政策與教育制度的雙重壓力,亦多所著墨於兩性之間的曖昧情感。(林瑞明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鍾肇政《江山萬里》|臺北:林白出版社,1969年。

描寫太平洋戰爭末期到日本無條件投降期間,陸志龍在青年師範學校就學的生活,以及接受徵召當學徒兵的過程。呈現在戰爭摧殘、物資缺乏的情況下,臺灣人對於戰爭即將結束所抱持的新希望。(李魁賢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鍾肇政《流雲》|臺北:文壇社,1965年。

本書以戰後初期脫離殖民統治不久的臺灣為時空舞台,藉由陸志龍返回故鄉後所要面對的新生活,訴說臺灣人如何消除心中根深柢固的日本軍國主義,如何重新適應中國的文化、生活及語言。(賴志城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鍾肇政《沉淪(上)》|臺北:蘭開書局,1968年。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以日治時期北部大家族──陸家為核心,描述其開拓發展過程、年輕人的愛情等;最後,家族內的中壯輩領導青年輩,組織義勇軍,共同抵抗日本人的接收。(龍瑛宗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鍾肇政《插天山之歌》|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日治末期太平洋戰爭之際,留日青年陸志驤原本準備返臺參與地下抗日運動,為了躲避殖民政府追緝,在家族的掩護下展開山中逃亡生涯;在此逃亡過程中,與相遇的女子奔妹產生一段真摯的感情。(李魁賢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插天山之歌》電影預告片|2007(出品/黑巨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導演/黃玉珊;改編/鍾肇政同名小說《插天山之歌》;影片提供/黃玉珊導演)

 

 

??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時代背景〉手稿|鍾肇政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滄溟行》構思筆記(年代表)〉手稿|(鍾肇政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鍾肇政〈鐵血詩人吳濁流〉手稿|成文日期不詳。

鍾肇政與吳濁流是相差二十五歲的文學知己,鍾以「鐵血詩人」描述吳濁流的文學特質,肯定他為文學執著的精神。鍾肇政在吳濁流辭世後接手《台灣文藝》雜誌,而其大河小說的創作,可說與吳濁流有著承先啟後的精神傳承。(鍾肇政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Q&A 

Q:臺灣最早的大河小說是哪一部?

A:《胡志明》,吳濁流著。後改名為《亞細亞的孤兒》。

吳濁流「孤帆三部曲」最早的一部《胡志明》,完稿於1945年,1946年出版,後因與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同名,後改為《????孤兒》(亞細亞的孤兒),1960年代起陸續由傅恩榮、張良澤、黃玉燕等人翻譯為中文。

註: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臺灣原由大日本帝國統治轉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

上一篇
大河小說知多少?
下一篇
承繼:流淌在土地的淚痕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