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洶湧的溫柔──臺灣大河小說捐贈展

新聲:一條蜿蜒奔騰的緞帶

邱家洪黃娟施叔青陳耀昌鍾文音Q&A

新世紀的大河小說,一方面貫穿前行作家所關注的課題,同時接續追求臺灣主體意識的系譜,參與臺灣人身分認同的建構。本區將展出21世紀所出版的大河小說,包括黃娟「楊梅三部曲」、邱家洪《台灣大風雲》、施叔青「臺灣三部曲」、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三部曲」、陳耀昌「臺灣史花系列三部曲」。


 

 

邱家洪(1933- )

 

 

彰化人,任職公務體系長達三十多年,1993年退休後,重返文學之路,專事寫作。創作以小說和報導文學為主,多以社會正義與道德為主軸,對人性貪婪提出嚴厲批判。作品除個人回憶錄、政治小說外,最受矚目者即為耗費四年時光所完成的新世代大河小說《臺灣大風雲》,深刻演繹皇民化運動至21世紀政黨輪替期間的臺灣史,反映臺灣本土意識的生成與變化。



 

?? 台灣大風雲

《台灣大風雲》全書約200萬字,分為「二戰浩劫」、「消失的帝國」、「二二八驚魂」、「民主怒潮」、「台灣風雷」共五部;故事始自1944年,結束於2001年,描寫林金地、鄭明智、蘇漢標三個政治世家的恩怨情仇,人物眾多,情節複雜。以升斗小民的遭遇映射臺灣近代史的風起雲湧,將其熱愛生命、疼惜土地的形象深植讀者心中,同時也留下臺灣民主進展的軌跡,意圖強烈,內容豐富,充滿語言魅力。


 

臺灣與唐山仍有區別,臺灣文化不能與唐山文化劃上等號。因此他對於臺灣的習俗特別重視和珍惜,不論是喜紅事或喪白事,甚至祀神祭祖,均謹守臺灣古禮習儀的分寸,相當堅持,絕不妥協。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二戰浩劫》

 

 

??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 第1冊 二戰浩劫〉手稿|《台灣大風雲》共分為五冊,章節依序連貫,手稿共55章4865頁:第1冊《二戰浩劫》從第1章〈締繩與黑糖〉到第15章〈衝突〉;第2冊《失落的帝國》(出版時改為《消失的帝國》)為第16章〈出殯與出嫁〉到第26章〈神風特攻隊〉;第3冊《二二八驚魂》為第27章〈改朝換代〉到第35章〈恐怖的年代〉;第4冊《民主怒潮》為第36章〈告別祖國〉到第43章〈胭脂虎〉;第五冊《台灣風雷》則是第44章〈有情世界〉到第55章〈舞台〉。(邱家洪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 第2冊 失落的帝國〉手稿|(邱家洪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 第3冊 二二八驚魂〉手稿|(邱家洪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 第4冊 民主怒潮〉手稿|(邱家洪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邱家洪〈台灣大風雲 第5冊 台灣風雷〉手稿|(邱家洪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黃娟(1934- )

 

 

本名黃瑞娟,桃園人,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曾任中學老師,長期旅居美國。寫作信守「生活化」的信條,堅持不可扭曲或變造人性的嚴正立場。1968年赴美後,以婉約細膩的筆觸刻劃在美臺灣人心靈世界的困境。1990年代,則以臺美人保持距離的警醒,回看臺灣種種,作品因而多了反省與批判色彩。



 

?? 楊梅三部曲

「楊梅三部曲」是第一部由女性作家所書寫的臺灣大河小說。黃娟運用女性的獨特視角,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與臺灣歷史軌跡相互折射。全書65萬字,分為三部:《歷史的腳印》聚焦於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特別關注彼時女性的處境;《寒蟬》描述國民黨的戒嚴專制;《落土蕃薯》則敘寫思國懷鄉的旅美生活。她將漫長的歷史軸線與特殊的時代斷面相互交織,結合「自我成長」與「臺灣人的啟蒙」,以其一貫的婉約,引領讀者見證過往的歷程與記憶的追尋。

 

幸子最不喜歡被稱為「清國奴」或「支那兵」,她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更不知道日本孩子為什麼要對著她們那樣叫。

──黃娟《楊梅三部曲?歷史的腳印》

 

 

?? 黃娟與作家琦君等婦協成員合影|拍攝年代不詳。

照片中右二為黃娟,右一為琦君。(琦君家屬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施叔青(1945- )

 

 

本名施淑卿,彰化鹿港人,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戲劇碩士,旅居美國、香港等地。施叔青自高中時期開始寫作,早年擅寫怪誕、畸零,力圖挖掘幽暗隱微的人性,演繹現代人心靈的苦悶和失落。1990年代旅居香港時,轉向歷史傳奇書寫,創作「香港三部曲」。2003年後陸續發表「臺灣三部曲」,實踐其重寫臺灣家國歷史的宏圖。早期創作風格與題材多變,中期之後展現跨文化視野,體現深刻的歷史關懷與社會批判。

 

?? 臺灣三部曲

懷抱著「以小說為臺灣立傳」的使命感,施叔青不因循傳統大河小說的「家族史」架構,而是「用不同的政權統治」,探討臺灣人的歷史身分與國族認同。「臺灣三部曲」包括《行過洛津》、《風前塵埃》與《三世人》,故事從清代嘉慶年間梨園戲班渡海到洛津表演開篇,以施朝宗涉入二二八暴動後躲入歌仔戲班逃亡作為結束。作者以細膩深刻的敘事建構不同時代、不同族群遭遇的苦難,最後藉由小說人物的詰問「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反映臺灣人對自我身分的質疑與困惑。

 

他在幾種不同的身分裡變來變去。

「這個人是我嗎?」

「這個人不會是我吧!」

──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三世人》

 

 

?? 施叔青〈「行過洛津」──臺灣三部曲之一〉手稿|《行過洛津》為《臺灣三部曲》之第一部,作者自2000年開始構思,以家鄉鹿港(舊名洛津)為起點,透過泉州七子戲班旦角許情的半生經歷,描述洛津在嘉慶、道光、咸豐等不同時期,由盛轉衰的歷史進程,從而為讀者理解臺灣、中國、乃至世界的近現代演變,提供具體的映象。(施叔青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施叔青〈「風前塵埃」──臺灣三部曲之二〉手稿|《風前塵埃》為《臺灣三部曲》之第二部,以女性角度描述日治時期花蓮地區,日本人、原住民與客家人之間跨種族的婚戀關係,以此顯現日本殖民帶來的文化衝擊,與被殖民者的身分認同問題。透過橫山綾子、橫山月姬以及無弦琴子三代女性的故事,拼湊出日治時期的歷史記憶,與臺灣各族群的生活樣貌。(施叔青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施叔青〈「三世人」──臺灣三部曲之三〉手稿|《三世人》為《臺灣三部曲》之第三部,時序從清末、日治、鋪展至二二八事件,以全然不相交的三條主線:鹿港施家三代、被生父賣為養女的王長珠以及知識份子黃贊雲和阮成義,透過他們所經驗紛雜細碎的人事,演繹臺灣社會風貌與歷史的轉折,最終仍直指臺灣人自我認同的困惑無奈。(施叔青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陳耀昌(1949- )

 

 

臺南人,臺大醫學系畢業,著名血液疾病專家,為臺灣骨髓移殖先驅,擔任臺大醫院血液及腫瘤醫師30年。由於對基因細胞研究興趣而深入鑽研臺灣史,學者吳密察曾讚許:「對於歷史知識之理解也令我們這些專業歷史研究者佩服。」研讀之外,他更進而藉助醫學背景,以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多元史觀的筆法,在60歲開始寫作,將熱情轉向歷史小說創作,並多次獲獎,堪稱「醫學與文學的混血兒」。

 

?? 臺灣史花系列三部曲

「臺灣史花系列三部曲」故事皆發生在恆春半島,分別以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以及獅頭社事件發想,捕捉臺灣歷史所缺乏的原住民觀點。《傀儡花》是「開山撫番」的前傳,講述1867年美國人羅妹號船難事件,是為臺灣原住民與國際勢力接觸的起點。《獅頭花》描寫1875年瑯嶠大龜文王國與清國淮軍的戰役,其影響延續至今。《苦楝花》由三個故事組成,講述後山原住民族「被開山撫番」的暴行。透過想像和推理,小說家在幾個看似孤立的歷史事件之間找到了鏈結,從而串接起當下與過往的情感紐帶。


 

這裡隔著阿塱壹的海岸與卡地布的祖宗之地遙遙相對,族人可以感受到祖靈的氣息,於是他們定居下來,延續了斯卡羅傳統。

──陳耀昌《臺灣史花系列三部曲?傀儡花》


 

 

鍾文音(1966- )

 

 

雲林二崙鄉人,畢業於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曾任電影劇照師、記者,目前專職寫作,並以繪畫修身。創作以散文和小說為主,以女性書寫為基調,探討親子關係、兩性關係及同性情誼。小說慣藉記憶與現實的虛實關係,書寫人的存在困境與命運本質的思考。散文多以旅遊敘述為主,並兼及生活觀照。近年來長篇小說著作頗豐,在小說中投注個人生命的關懷與思考。

 

?? 島嶼百年物語三部曲

七年時間、百萬字的鋪陳,鍾文音以「百年物語」為「島嶼百年物語三部曲」定調:在《豔歌行》展演當代城內女子們的情欲拼圖;在《短歌行》中寫疾病,寫舊時代男子如朝露般易逝的生命;最後在《傷歌行》中述說時代創傷下,女子情愛的綻放與凋落。如此,合而為作家所為「島嶼式的傷心小說、招魂小說,以及她個人的小溪小說。」她以繁複幽微的身體隱喻回顧家族乃至於臺灣人的肉身斲殤,並藉此重返其心目中身體的、土地的、感情的野性。

 

你述寫的大約和自己有關,這也是你的中心軸。在這個軸上所外延出去的現象,能被述說下來,你全憑記憶的隨興。

──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三部曲?豔歌行》

 


 Q&A 

Q:第一部由女性作家所寫的大河小說是哪一部?是哪位作家?

A:《楊梅三部曲》,黃娟著。

黃娟的《楊梅三部曲》第一部《歷史的腳印》出版於2001年,是第一位以臺灣歷史軌跡為背景的女性大河小說作者。其後書寫大河小說的臺灣女性,如施叔青《臺灣三部曲》、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三部曲》等,延續著女性觀點的臺灣歷史視角,持續給予這塊土地關注。

Q:2021年上映的公視影集《斯卡羅》,是由哪一部小說改編而成?

A:《傀儡花》,陳耀昌著。

陳耀昌2016年起出版的「臺灣史花系列三部曲」,故事皆發生在恆春半島,分別以羅妹號(又稱羅發號)事件、牡丹社事件、以及獅頭社事件發想,捕捉臺灣歷史所缺乏的原住民觀點。


?? 1867年美國《哈伯斯週刊》|記載關於1867年3月13日關於羅發號事件的報導。(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上一篇
承繼:流淌在土地的淚痕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