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國立臺灣文學館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康樂市場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206巷6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水仙宮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石鐘臼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30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米街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207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寶美樓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15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首頁 / 自己走走 - 主題路線 / 國立臺灣文學館 / 來一場文學的辦桌吧!

來一場文學的辦桌吧!

by文學小編
2022.09.16
214 次點閱
0
0
主題介紹

路線
國立臺灣文學館→康樂市場→水仙宮→石鐘臼→米街→寶美樓



 

文學是什麼,很重要嗎? 

 

文學地景網的第一條路線,帶大家從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發,探索文學與地景的想像疆界。

國立臺灣文學館是臺灣第一座國家級的臺灣文學館舍,其建築前身是臺南州廳,1916年竣工,落在「大正公園」、亦即兒玉源太郎石像所在的圓環頂端,作為臺南都市改正後的帝國統治象徵。戰後,建築亦被當作空軍供應司令部,以及臺南市政府廳舍等用途,直到2003年重新修復之後,才脫去威權面貌,改成臺灣文學館,作為典藏、研究、推廣臺灣文學的用途,是一座屬於全民的文藝基地。因此從臺文館出發,探索臺灣文學與文化地景,特別具有時代意義。

而臺灣文學館所在的古都臺南,是臺灣第一座城市、也曾是對外最大的港口。臺南的歷史文化,如同考古地層一樣層疊,積累在城市裡的風土當中。而臺南看似日常的「飲食文化」,其實也與文學互相交疊,無法分割,成為城市共同的血脈之一。文學的豐盛,如同臺南精彩的「辦桌料理」,臺灣菜裡最日常,也是最為華麗的形式之一,在總鋪師主導下安排的菜式、流程,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從備料、烹飪、外場等等,到食材豐富且價格合理的安排,呈現出一桌佳餚,賓主盡歡。

這次帶著大家走在臺南,讓文學搭配上臺南最負盛名的美食區域,進入臺南這座古城為我們所佈置的宴席,漫步的過程就像是一道道上菜時刻,每到一個地點享受食物與文學間的關係烹調出的精神與歷史故事,掌勺者用筆帶我們領略盤中滋味。

讓我們從臺文館開始,自繁華一時的末廣町開始漫步,進入有著「盛場」(沙卡里巴)舊名的區域,遙想當時之「盛」;而赤崁樓周圍更是傳統美食的薈萃之地,包括石鐘臼與新美街等區域,府城的飲食文化彷若時空凍結,保留了數百年來的傳統文化與庶民記憶,配合閱讀葉老小說,舊日青春美好一一浮現;水仙宮市場則提供了盤中的鮮美滋味,已及百年餅舖的老派滋味。但滄海桑田,五條港已成觀光市街,舊名是否在新時代的街道上還能見到舊景?最後我們抵達臺南最知名的酒樓「寶美樓」,以鮮美精饌的臺菜筵席及〈安平追想曲〉優美樂聲中作結。就讓我們放鬆心情,一面進入文學時空、一面大啖府城美食吧。







 

第一站 ☞ 國立臺灣文學館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C:\Users\Haruka\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DSCF9738.jpg

 

 

蔡秋桐為雲林元長的保正,也是一名熱愛以臺語白話文創作,諷刺時事的作家。他在1935年的小說《興兄》寫到一名住在鄉村的長者「興兄」,來到臺南古都探訪兒子,出了車站不久,看到宏偉的臺南州廳、高聳的林百貨及熱鬧的銀座通,令興兄目不暇給,導致迷失了方向,甚至一度在林百貨的流籠(電梯)裡昏厥了過去...。

1930年代,自「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向西望去,可以典雅又氣派的臺南州廳矗立著,這座建築是臺灣首席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立面結合磚造與石材,搭配羅馬式門柱,屋頂為銅瓦馬薩式屋頂,兩端立有衛塔,外觀宏偉無比。

而今日象徵殖民政府威嚴的臺南州廳,已改建為親民的國立臺灣文學館,亦為臺灣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臺文館的使命為典藏、保存、研究及展示臺灣文學,近年更加強推廣教育,俾使民眾走入文學世界,也使文學走入民眾生活。






 

第二站 ☞ 康樂市場

臺南市中西區友愛街206巷6號

 

C:\Users\Haruka\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DSCF9902.jpg

 

自己一個人到西市場的「沙卡里巴」。吃了兩盤鱔魚米粉、喝了一瓶啤酒,很快就飽了,感覺恢復了精神。昨天晚上的失眠與今天的疲憊及飢餓,瞬間獲得了治癒。

——吳新榮《吳新榮日記》

 

1941年1月22日,在佳里執業的文青醫師吳新榮,來到臺南市區辦事,他原本要找朋友,但朋友不在家,只好一個人去沙卡里巴吃小吃。當晚,吳新榮一面回想著鱔魚米粉的美味,一面在日記本如此記錄著。

吳新榮經常和朋友到附近戲院看電影,散場之後,走到沙卡里巴,品嘗肉燥米糕、虱目魚丸、當歸鴨及愛玉冰等美食。看來百年前臺南文青享受人生的方式,與我們現在一模一樣呢。

「沙卡里巴」,是日文「盛り場」(Sakariba)的音譯,意指熱鬧的場所,戰後改名叫作「康樂市場」。

沙卡里巴建立於1930年代,曾經是府城最繁華的夜市之一,裡面有南北百貨,還有各式美味小吃,周遭的榮盛米糕、阿財點心及江水號八寶冰等等,直到今日都還開業著。








 

第三站 ☞ 水仙宮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東溟西嶼海潮通,萬斛泉源一葉風。日暮數聲欸乃起,水船都泊水仙宮。 

——陳肇興〈赤崁竹枝詞‧其六〉

 

出生於彰化的陳肇興(1831年至1866年?),號陶村,是臺灣著名古典詩人,有「詩史」之雅號。他28歲的時候,來到臺灣府城(臺南),要搭船到福州參加鄉試,旅途中詩興大發,以府城為背景,創作了一系列的「赤崁竹枝詞」。

在〈赤崁竹枝詞‧其六這首詩當中,描述到水仙宮前「南勢港」的熱鬧景象。南勢港為當時五條港之一,其實是一條小型的運河,港口就在水仙宮的廟埕前面,兩旁是府城商業核心「三郊」(商貿公會)所在,商旅雲集,一時繁盛。

水仙宮是祭祀五位水神的廟宇,保佑來往商旅一帆風順。今日的水仙宮,隱身在菜市場裡面,市場東側的國華街,是臺南小吃的一級戰區,而右側的海安路,則是年輕遊客最愛的宵夜大街。雖然今日的水仙宮被隱沒在市集裡,過去商船雲集的景象消失了,但昔日絕代風華卻濃縮、聚合在飲食文化當中。

日本時期起家於水仙宮的「舊永瑞珍」,首創由瘦肉與香菇製成內餡的魯肉漢餅,口感香酥濃郁;而水仙宮旁的「寶來香」,保留了製作「九豬十六羊」糕點的傳統,以及可口美味的「椪餅」。百年傳承的不僅是舌尖滋味,小小糕點也乘載了歷代政權的興衰縮影。





 

第四站 ☞石鐘臼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赤崁樓旁

 

 

學校快要放暑假的時候,我阿母叫我回家時順便在「石鐘臼」替她買一、二斤芒果,我就走進那陰涼的米街來。「石鐘臼」就在米街街頭。這兒是攤販密集處,府城人喜歡吃的點心,如米糕啦、魚丸湯啦、炒鱔魚啦,一應俱全。

——葉石濤〈巧克力與玫瑰花〉

 

葉石濤出身於臺南,是著名的臺灣文學評論家與作家。身為臺南囝仔,對於古都的地景及美食都有特別敏銳的嗅覺,葉石濤結合了他少年時期的飲食記憶,以及臺南巷弄獨有的古典情懷,寫下了許多知名文學作品。如〈巧克力與玫瑰花〉,以赤崁樓附近的米街(今日新美街)為背景,寫一名年輕教師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與同校助教秀琴有了一段青澀卻無疾而終的戀情。那樣微醺純愛,竟然搭配石鐘臼小吃的味覺想像,更增添一層感官刺激,真正是臺南人才寫得出來的小說。

今日石鐘臼一帶,可說是臺南小吃精華所在,若從赤崁樓一路漫步到新美街,沿路武廟肉圓、度小月擔仔麵、謝家八寶冰、福泰飯桌、清子香腸熟肉、竹海產到阿忠魚粥,可以讓人完整體驗到臺南飲食文化的飽滿與豐盛。







 

第四站 ☞ 米街

臺南市中西區新美街

 

平原千頃盡良田,短畎斜開水貫連。早稻才收晚稻熟,橫洋偷載到漳泉。

——錢琦〈臺灣竹枝詞‧二十首之五〉

 

錢琦,乾隆年間進士,曾任巡臺御史,在臺仕宦期間,留下多首描寫臺灣風物的竹枝詞,也是最早吟詠「臺灣八景」的詩人之一。竹枝詞在古代是類似一種民謠的詩歌體,以描寫地方的風土人物為主,例如郁永河來臺灣採硫磺,就留下了臺灣竹枝詞等作品。

竹枝詞裡所描寫的千頃良田,是在描寫嘉南平原的水田景色。而這些豐美的稻作,收成之後都會集散到赤崁樓附近的「米街」來,此地亦為清代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交易中心,附近的「粗糠崎」及「石鐘臼」,也因此得名。而米街上也出過一對進士父子檔:施瓊芳及施士洁,所以又有「進士街」的雅號。

米街即是今日的新美街,雖然已經不見當年米糧貿易的榮景,但我們可以鑽進蜿蜒巷弄中,找尋舊日紋理。新美街鄰近大天后宮、大小武廟,除尋找文化古蹟之外,還有許多酒吧、咖啡店與日式料理等充滿特色的小店,短短數百公尺的巷弄,就可以看見新舊交匯的地景。








 

第五站 ☞ 寶美樓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9號

 

1951年春節期間,知名音樂家陳達儒正在「寶美樓」聚餐,但滿桌精緻菜肴,他卻心神不寧,不斷想著要如何幫許石的新曲填詞。此時有客人和女侍聊到「安平金小姐」的淒美故事,陳達儒聽了大受感動,立刻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

「安平金小姐」是在講一名清代安平商人的女兒,與荷蘭船醫相戀,生下了一個金髮的女孩,所以被大家稱為「金小姐」。沒想到金小姐長大後,又愛上了外國水手,水手一去不回,金小姐卻仍舊日夜在港口守候愛人。今天在安平東興洋行的古蹟旁邊,還立有一座金小姐與母親的雕像。

而陳達儒靈感發生地的寶美樓,是與大稻埕江山樓齊名的知名酒家。直到 1970 年之前,都是西門圓環附近的地標,地方仕紳們會到寶美樓來吃飯喝酒,當然開懷享用美酒佳餚之際,免不了有藝旦或女侍同桌陪酒,於是寶美樓也成為了某種「風流倜儻」的代名詞。寶美樓後來幾經轉手,原本外牆都被廣告遮擋,幸好建築本體還很完整,目前由多那之咖啡經營後,進行整修復舊,恢復了百年風華。

 

國立臺灣文學館
700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康樂市場
700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206巷6號
水仙宮
700台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石鐘臼
700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30號
米街
700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207號
寶美樓
700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15號
撰寫作者
文學小編
以「臺灣文學連結生活」為主軸,將作家或作品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相關標籤
路線評分
0 分
推薦主題路線
加入收藏
Google 地圖
關閉
加入收藏
Google地圖
學習清單
評論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