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 自己走走 - 主題路線 / 臺北

臺北

代表標籤
顯示全部標籤
2022.09.16
4.0
大師在臺北的雅舍與小品
路線 臺灣文學基地→自立晚報社舊址→齊東老街口(及街口老樹)     第一站 ☞ 梁實秋故居,以及庭園中的麵包樹 臺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1號 書房不在大,亦不在設備佳,適合自己的需要便是。侷促在幾尺寬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張書桌,依然可以作為一個讀書寫作的工廠,大量出貨。光線要好,空氣要流通,紅袖添香是不必要的。—— 梁實秋〈書房〉   1949年,梁實秋應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劉真的力聘,擔任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後又任文學院院長,一共在師大服務了十七年。並曾於1952年至1959年定居於雲和街11號的日式宿舍當中,目前宿舍已改建為梁實秋故居,由師大經營維護。 而這幢日式宅院的書房,正是以梁實秋理想中的書房樣貌來安排,簡單且務實,而開闊的後院,以黑石、白石舖成一片長形太極圖,並以綠樹環繞為景。梁實秋每每伏案翻譯不知疲倦時,梁夫人都會不時的來喊他:「起來!起來!陪我到院裡走走。」 1959年,因梁夫人身體微恙,梁實秋一家搬離這棟過於潮濕的木造宿舍,搬進鋼筋水泥土的現代公寓,且把麵包樹的種子移植到安東街的新家,1972年再隨女兒遷居美國。天涯海角,無論身在何方,讓梁實秋念念不忘的,就是這段曾經在臺北安居的生活,以及屋前的這棵麵包樹。 第二站 ☞ 臺師大教學大樓 臺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號     李渝(1944—2014)為著名文學家、藝術史學者。五歲的時候與家人流亡到臺灣,因為父親是臺大教授,所以她自小在在溫州街宿舍長大。李渝的第一本自傳式的小說集《溫州街的故事》,以少女阿玉的視角,側寫當時居住在臺大與師大附近宿舍區的知識份子生活。而小說中也帶出了白色恐怖年代裡,難以言說的歷史傷痕。 從1920年代起,臺北高等學校及臺北帝國大學的教職員宿舍,大多沿著臺大新生南路側門,一路從溫州街、汀州路一帶,延伸到師大附近的雲和街、青田街與永康街周圍興建,1949年許多中國學者遷臺後,如臺靜農、許壽裳、殷海光、馬廷英及梁實秋等人,也都定居於此。形成了特別的木造教師宿舍建築群落,以及菁英薈萃的人文地景。臺灣現代文學與藝術的現代思潮,多在此區發跡孕育,也見證了從戰爭到反共時期,臺灣文化上多重的壓抑與新生。     第三站 ☞ 殷海光故居 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18巷16弄1之1號 自由如朝露,如早霞,如清風。上帝像是跟人類開玩笑,人間愈是美好的事物愈容易消失,青春、愛情、真理、友善、德行,好像右手才得到,便從左手溜走。自由是不容易得到的,但卻容易消失。 ——殷海光〈自由的倫理基礎〉   殷海光為著名的自由主義思想家,1949年來臺,一方面在臺灣大學哲學系授課,另一方面為《自由中國》撰寫政論文章,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藉文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是自由主義重要傳承人物,對臺灣黨外運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殷海光於1956年住進溫州街的臺大宿舍。1960年雷震的「自由中國事件」發生之後,殷海光大部分作品被列為禁書。到了1966年,殷海光被臺大解聘,同時也被情治機關日夜監控,形同軟禁,在面臨極大的身心折磨下,1969年因胃癌而過世,享年49歲。 日本時代以來,溫州街一帶即為臺大之宿舍群,不少學者在此棲身,洋溢著人文藝術與自由思想的氣息,在溫州街隱蔽的巷弄內,有著殷海光故居,以及許壽裳、彭明敏故居遺址等重要地景,見證戰後知識份子對抗威權統治之歷史遺跡。  
307 次點閱
4
2022.09.16
0.0
在陽明山上,蓋一座鄉愁的宅邸
路線 林語堂故居→林語堂故居陽臺望向士林的風景     林語堂是現代文學的散文大家,學貫中西,以英文書寫多本介紹中國文化的作品,如《蘇東坡傳》、《京華煙雲》與《吾國與吾民》等大作。晚年(1966年)移居臺灣,在陽明山山腰自建住宅,由建築師王大閎所設計(國父紀念館也是他設計的),融合中國元素與西班牙建築形式,風格優雅簡約,林語堂並將起居空間命名為「有不為齋」。 1976年4月1日,林語堂長眠於此,享壽82歲。臺北市政府為紀念林語堂,由家屬捐贈他的藏書、著作、手稿及其遺物,1985年在其故居成立了「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2006年後,由東吳大學負責營運故居事務,除了延續原有展示與推廣工作外,也結合研究教學、藝文講座等的規劃,並將故居原本的餐廳及客廳改為「有不為齋餐廳」,提供遊客餐飲及休息的空間,也可以在此感受文學家的生活情調。 故居所在的陽明山,鼓動著暖暖的硫磺脈源,瀰漫著山間氤氳雲水,居住過無數高官顯赫,也乘載著戰後政商官宦遷臺,道不盡大江大海的離散故事。這裡除了有國大代表開會的中山堂、有威權時期的蔣介石草山行館、以及接待政要的陽明書屋、張學良少帥故居,還有美軍宿舍群等等景點。 來到陽明山,除了體驗獨特的硫磺溫泉之外,還可以進到國家公園,走一趟風景壯麗的七星山及小油坑等登山步道,而冷水坑及擎天崗也有開闊大草原,足以令人忘卻山下煩憂;而若是到了竹仔湖賞花,也可以認識一下這片臺灣蓬萊米的誕生之地;最後也別忘了,經過山腰的時候,可以先來一趟林語堂故居的文學之旅,在「有不為齋」餐廳裡休息,靜心體驗文學大師的生活情境。   第一站 ☞ 林語堂故居 臺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141號     1966年,林語堂年事已高,希望能落葉歸根,回故鄉定居,不過林語堂長年反共,不可能真正回到故鄉福建漳州,因此他一直在考慮來到語言文化相似的臺灣定居。 臺灣的蔣介石政權知道林語堂的意願後,張開雙手大力歡迎他前來定居,蔣介石親自撥出了一塊陽明山的土地,並由知名建築大師王大閎設計建築,作為林語堂的宅邸。而這份蔣介石的厚禮,也讓文學大師安享了平靜的晚年。 林語堂故居的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兼具東、西方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藍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牆,其上嵌著深紫色的圓角窗櫺,意境典雅精緻。從西式拱門走進,穿過迴廊,可見透天中庭,西班牙式螺旋廊柱被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拉長身影。 林語堂愛竹、愛石,所以他刻意在中庭一角,由翠竹、楓香、蒼蕨、藤籮等植物,與造型奇特的石頭,營造出可愛的小魚池,他常坐在池邊的大理石椅上,享受「持竿觀魚」之樂。   第二站 ☞ 林語堂故居陽臺望向士林的風景 故居裡面的陽臺     林語堂人生中的最後十年,選擇來到臺灣定居,根據他的女兒林太乙回憶,這十年間,是她父親人生當中最為愜意的歲月。林語堂喜愛親近大自然的個性,因此在他參與設計住宅時,特別將後院二樓陽臺的位置,規劃為可以遠望觀音山、淡水河及關渡平原的廣闊視野。 風景右側綿亙而去的,是陽明山山脈,而正前方正是觀音山。站在陽臺的位置,可以眺望山勢環繞的壯麗景象,剛好和林語堂家鄉(福建漳州)的環境極為相似。環繞宅院周圍的,是一層層延伸而去,與遠山相接的水田。林語堂在他以英文撰寫的自傳中,曾自詡為農家的兒子,而今流離異鄉,晚年在陽明山上找到一處近似故鄉景觀的宅院居所,多少能撫慰林語堂的思鄉情懷。  
228 次點閱
2
2022.09.16
0.0
森林與溪畔・老派文青的私角落
路線 紀州庵歷史建築(含周邊文學森林)→新店溪畔的中正橋(舊川端橋)→廈門街113巷→同安街文學步道     臺北市城南地區,在日治時期是日本人的主要生活場域。1949年之後,城南又陸續遷入了大量的外省軍公教人員,例如余光中及王文興等作家,逐漸形塑出知識分子群聚交流的文化氛圍。在國家的動盪與歷史的洗練之下,這些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居民們,於是在城南靜謐的溪畔旁,安居了下來,用大半生的時光,開創了戰後臺灣文學書寫的現代風景。 老作家們逐漸凋零,新的故事正要開始,2003年,當時環繞在城南角落一隅的廢墟老房子周遭,是二十多棵大小相間,綠蔭盎然的老樹,當時這片植滿老樹的綠地,即將面臨被剷除、開發為停車場的命運。而在居民呼籲老樹保護的倡議下,也引起了臺大城鄉所師生的關注。 於是臺大師生與居民合作,展開了周邊資源的調查與口述歷史採訪,也成立了「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倡議保護老樹與歷史建築,推動在地文化的考掘與深耕。當時同安街尾端有一座日式木造老屋,年久失修但風韻猶存,很多在地居民都不太清楚房子的來歷。後來經過調查,這棟老屋是在日治時期曾是輝煌一時的料理亭「紀州庵」,初建於日治時期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平松家族取「紀州」之名,是因為家族來自日本紀州藩(今和歌山市)。 又陸續透過研究調查,得知戰後作家王文興幼時曾居住在這幢房子裡,而詩人余光中也經常漫步到街底的溪畔尋找創作靈感,於是一部部與老樹、老房子和新店溪畔相關的作品,在學生與居民的協力之下,逐漸被勾勒清晰。戰後紀州庵轉為公務人員眷舍,作家王文興曾居於此,而作品《家變》的場景,即是紀州庵的樣貌。 到了1970 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也不約而同的在附近建立。2004年,紀州庵由臺北市文化局指定為歷史建築,2011 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由「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經營至今。         第一站 ☞ 紀州庵歷史建築 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於臺大外文系任教的王文興,於1973年以充滿陌異感的文字,寫下了一本離經叛道的現代小說《家變》,描述外省基層公務員家庭裡,親子兩代間幽微的內在衝突。小說中的場景,亦即主角一家人居住的日式房子,靈感來源就來自於他從小所居住的這幢日治時期所建造的大房子——紀州庵。 今日「紀州庵文學森林」的範疇,包括2014年修復後的歷史建築紀州庵離屋、2011年在古蹟旁新建的鋼筋水泥建築新館、以及兩棟建築周邊的庭園與群樹。紀州庵離屋經常舉辦各式文學活動,而新館一樓有文學主題菜單的餐廳,以及文學書籍與紀念品的販售。紀州庵周圍寧靜舒適,來此散步之餘,還可體驗城南文學家們生活氛圍。   第二站 ☞ 新店溪畔的中正橋 新店溪畔邊   傍晚時分,詩人覃子豪漫步走上川端橋(中正橋),越上了兩米高的溪畔土堤,沉醉在新店溪畔的夜景,並寫下這首美麗的歌詩。眾多的作家和詩人都居住在城南附近,在此生活,漫步河堤尋找靈感。一眼望去,當時的人車還沒有如此喧囂,水岸尚且迷人。 新店溪畔鄰近水源路的堤岸邊,有一棟門牌為「水源路2號」的五層樓建築,現在看起來並不起眼,但當年曾是「中國文藝協會」的會址。這個協會曾是臺灣最大的文學家社團,由作家張道藩、陳紀瀅、王平陵及尹雪曼等人發起,官方色彩十分濃厚,全盛時期成員有一千多名,並主導了五、六零年代文壇的發展。不過隨著威權時代過去,盛極一時的中國文藝協會,已成明日黃花。       第三站 ☞ 廈門街113巷 臺北市中正區廈門街113巷33之1號1樓 如果臺北盆地是一個大回聲谷,則廈門街的巷子是一條曲折的小回聲谷,響著我從前的步聲。我的那條「家巷」,一一三巷,巷頭連接廈門街,巷尾通到同安街,當然仍在那裡。這條窄長的巷子,頗有文學的歷史。 ——余光中,《日不落家》   著名的詩人余光中,曾經住在距離紀州庵不遠處的廈門街113巷巷尾,短短數百公尺的靜謐小巷,被譽為「臺北的文學巷」。除了余光中曾在此居住過20多年外,不遠處還有爾雅、洪範這兩間出版社,相信愛好文學的讀者,一定典藏過這兩間出版社的書 籍。而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也位在附近同安街55巷內。 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幽深的廈門街、同安街一帶曾經收納過許多藝文界的城南舊事,不過簡窳狹小的巷弄,而隨著都市的拓展與更新,已經變成了人馬雜沓的住宅區,不過文學的足跡難以抹去,城南的往日風華,也會在作家們的筆下永遠留存。   第四站 ☞ 同安街文學步道 同安街、水源路交叉口的橋上。   這是作家王文興十一歲那年,記憶中居住在同安街底、水源河堤岸邊的三層樓日式建築紀州庵時,所看見的同安街街景與生活安靜的樣貌。之後這個場景,隨著都市的變遷,河堤蓋起了高聳的擋水牆,又在1990年代新建起了縱橫交錯的快速道路,把人們的生活與城市周邊蜿蜒的溪水,隔離得更遠、更遠了。從此人們要親近水岸,只能爬上一階又一階的天橋,才能窺見城市周邊豐富的水岸生態。而隨著都市人口遽增,生活更加顯得侷促,王文興也感嘆到,「以後小型的汽車允許開到這一條街中來了,變失去了這份寂寞」。 今天的同安街,已成為引領旅人行入文學森林的門徑,隨著「同安街文學步道」的引路磚,從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往河堤的方向放步而行,只要跟隨腳底下的同安街文學地磚,如余光中的〈秋興〉、林建隆的〈鐵窗的眼睛72〉、席慕蓉的〈亂世三行〉與羅智成的〈鴿子〉等名句,你將會看到不同的文學風景。  
267 次點閱
1
2022.09.16
0.0
為城市找回了一座時代精神
路線 臺灣文學基地→自立晚報社舊址→齊東老街口(及街口老樹)   「臺灣文學基地」的故事,要從它的前世───齊東街日式宿舍群的保存說起。 齊東街位於臺北的「城東」地區,清朝的時候叫作「三板橋街」,是從艋舺通往錫口(松山)運送糧食物資到基隆港的米道。大約在1920年代左右,這裡興建了許多日式宿舍,形成了「幸町文官宿舍群落」。戰後日式宿舍由臺灣銀行及中央政府接收,人稱「老虎將軍」的空軍總司令王叔銘也曾經住在這裡。 2000年前後,社會對於文化地景的保存意識,隨著「社區總體營造」在各地的推動與實踐,使社區鄰里透過「共同體」意識的凝聚,漸進啟蒙了大眾對於歷史記憶、共同生活環境的溯源與守護行動。同此世紀之交,都市也面臨現代化擴張的與人口倍增的壓力,強大的開發需求,使得各地許多公有所屬的土地和老舊建物,面臨被剷除變賣的命運。 當時生活在齊東街附近的居民,也深切感受到周遭環境不斷被「拆屋砍樹」的無奈。於是,決定從保護社區老樹開始行動。 2002年,齊東街居民成立了「齊東文史工作室」,倡議日式宿舍群與院落大樹的保存,先後以十數年的光陰,從保存、修復到再利用,完整實踐了在地居民「由下而上」推動文化資產創生再造的歷程。 2014年,兩棟由國立臺灣文學館所屬的日式建築在完成修復後,正式揭幕命名為「齊東詩舍」,開啟了推廣臺灣文學的新頁。 2020年,齊東街53巷的五棟歷史建築修復竣工後,使原本兩棟「齊東詩舍」建築更具聚落完整性,是全臺少數日式宿舍建築群完整保存的區域,也是《文資法》通過後,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在延續文學推廣的基礎上,七棟歷史建築共同轉型為「臺灣文學基地」,結合在地的歷史脈絡,講述臺灣文學的故事。   第一站 ☞ 臺灣文學基地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詩人周夢蝶,經常在齊東街所在的臺北城東一帶往來,有如行吟詩人的形象。他經常到附近的善導寺禮佛,在詩作〈十三朵白菊花〉中,他在佛寺購買了菩提子唸珠,寫下充滿禪意的詩句。而除了周夢蝶以外,詩人林泠、向明等,也都曾逡巡於此、創作於斯。城東是詩人們的謬思之地。 但在2000年左右,齊東街的日式宿舍即將遭到拆除,在地居民紛紛站出來保護老樹及老屋,後來許多文化界人士紛紛加入,同心協力促成了齊東街歷史風貌的成功保存。最後,詩人們的生活記憶及步履,也就這樣保存了下來。 齊東街日式宿舍群於2014年修復完成,開幕後第一檔的展覽活動,就獻給了當年逝世的周夢蝶。而此歷史空間,於是以「詩」為名,命名為「齊東詩舍」。2021年,齊東街53巷上其餘五棟歷史建築修復完成,齊東詩舍擴大為「臺灣文學基地」,以創新與文化傳承為精神,持續促成文學創新、文學轉譯與跨界改編的推廣,為臺灣培育出更廣闊面向的讀者與創作人才。   第二站 ☞ 自立晚報社舊址 自立晚報舊址: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15號(今門口有石獅子的大樓) (黨外時期獨立辦報的「自立晚報社」舊址,今為一幢民宅大廈。)   楊逵於1957年至1960年間,從綠島寫了一百多封書信給家人,但這些信從未被寄出。直到楊逵過世之後,孫女楊翠才輾轉收到這批書信。而當時自立晚報副刊(主編向陽),決定要全部刊登這些書信。在尚未解嚴的1986年,報紙還限制張數的時代,花了兩個月才全部刊完。 這間自立晚報位於濟南路上,以「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的理念,在尚未解嚴的臺灣社會,報紙直言勇諫的立場,廣受臺灣民眾親睞。而自立晚報的副刊,也替臺灣作家們開拓了一片可貴的自由園地,讓文學之花盡情綻放。 如今《自立晚報》雖已停刊,報社也已不再。但東門外學校街的實業創新與文化實踐精神,從日治時代傳承至今,已在此區形塑了特殊的經濟活動與人文風貌。   第二站 ☞ 齊東老街口(街口老樹) 齊東街和忠孝東路交叉一側入口處 (齊東街是臺北僅存稀有的古道之一,路口有一棵百年老樹,這裡潛藏著幾被世人遺忘的左翼運動足跡。)   砰地一聲拍打牛背,當牛車開始動起來時,他又擔心現在該往哪裡去。現在即使踏遍鎮上的每一個角落,也找不到肯雇他的人。 ——呂赫若〈牛車〉   呂赫若於1935年寫下〈牛車〉這篇小說,描述農民因無地可耕,淪落為底層牛車車伕的悲劇。呂赫若一心想為底層人民發聲,戰後,他擔任左翼《光明報》的主編。 為了印製報紙及左翼運動宣傳品,呂赫若變賣祖產,在齊東街附近開設「大安印製所」,進行組織與宣傳。結果《光明報》不幸被國民黨查抄,呂赫若逃亡到山區,遭毒蛇咬傷後不治身亡。 齊東街是臺北東門城外歷史最悠久的街道,也是清代錫口(松山)至城內和艋舺(萬華)之間運送米糧的要道,當年大概也是藉由牛車,一車一車載運農民的糧食與希望吧。日治時期以來,城東地區就是殖民體制與實業經濟匯合的場域,直到戰後還是統制與抵抗的衝突之地。 這一條短短的老街,收攏了不易被世人所發掘的足跡,也收藏了那個令人不安且動盪的年代裡,難以再被抹滅的白色記憶。  
208 次點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