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在臺北的雅舍與小品
路線
臺灣文學基地→自立晚報社舊址→齊東老街口(及街口老樹)
第一站 ☞ 梁實秋故居,以及庭園中的麵包樹
臺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1號
書房不在大,亦不在設備佳,適合自己的需要便是。侷促在幾尺寬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張書桌,依然可以作為一個讀書寫作的工廠,大量出貨。光線要好,空氣要流通,紅袖添香是不必要的。—— 梁實秋〈書房〉
1949年,梁實秋應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劉真的力聘,擔任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後又任文學院院長,一共在師大服務了十七年。並曾於1952年至1959年定居於雲和街11號的日式宿舍當中,目前宿舍已改建為梁實秋故居,由師大經營維護。
而這幢日式宅院的書房,正是以梁實秋理想中的書房樣貌來安排,簡單且務實,而開闊的後院,以黑石、白石舖成一片長形太極圖,並以綠樹環繞為景。梁實秋每每伏案翻譯不知疲倦時,梁夫人都會不時的來喊他:「起來!起來!陪我到院裡走走。」
1959年,因梁夫人身體微恙,梁實秋一家搬離這棟過於潮濕的木造宿舍,搬進鋼筋水泥土的現代公寓,且把麵包樹的種子移植到安東街的新家,1972年再隨女兒遷居美國。天涯海角,無論身在何方,讓梁實秋念念不忘的,就是這段曾經在臺北安居的生活,以及屋前的這棵麵包樹。
第二站 ☞ 臺師大教學大樓
臺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號
李渝(1944—2014)為著名文學家、藝術史學者。五歲的時候與家人流亡到臺灣,因為父親是臺大教授,所以她自小在在溫州街宿舍長大。李渝的第一本自傳式的小說集《溫州街的故事》,以少女阿玉的視角,側寫當時居住在臺大與師大附近宿舍區的知識份子生活。而小說中也帶出了白色恐怖年代裡,難以言說的歷史傷痕。
從1920年代起,臺北高等學校及臺北帝國大學的教職員宿舍,大多沿著臺大新生南路側門,一路從溫州街、汀州路一帶,延伸到師大附近的雲和街、青田街與永康街周圍興建,1949年許多中國學者遷臺後,如臺靜農、許壽裳、殷海光、馬廷英及梁實秋等人,也都定居於此。形成了特別的木造教師宿舍建築群落,以及菁英薈萃的人文地景。臺灣現代文學與藝術的現代思潮,多在此區發跡孕育,也見證了從戰爭到反共時期,臺灣文化上多重的壓抑與新生。
第三站 ☞ 殷海光故居
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18巷16弄1之1號
自由如朝露,如早霞,如清風。上帝像是跟人類開玩笑,人間愈是美好的事物愈容易消失,青春、愛情、真理、友善、德行,好像右手才得到,便從左手溜走。自由是不容易得到的,但卻容易消失。
——殷海光〈自由的倫理基礎〉
殷海光為著名的自由主義思想家,1949年來臺,一方面在臺灣大學哲學系授課,另一方面為《自由中國》撰寫政論文章,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藉文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是自由主義重要傳承人物,對臺灣黨外運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殷海光於1956年住進溫州街的臺大宿舍。1960年雷震的「自由中國事件」發生之後,殷海光大部分作品被列為禁書。到了1966年,殷海光被臺大解聘,同時也被情治機關日夜監控,形同軟禁,在面臨極大的身心折磨下,1969年因胃癌而過世,享年49歲。
日本時代以來,溫州街一帶即為臺大之宿舍群,不少學者在此棲身,洋溢著人文藝術與自由思想的氣息,在溫州街隱蔽的巷弄內,有著殷海光故居,以及許壽裳、彭明敏故居遺址等重要地景,見證戰後知識份子對抗威權統治之歷史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