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王育德紀念館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吳園藝文中心(原臺南公會堂)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王育霖與王育德故居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94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招仙閣
地址: 臺南中西區中正路218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宮古座(今延平商業大樓)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地址:臺南市東區民族路一段1號
地景相關出版品/文宣品:
資料出處:
首頁 / 自己走走 - 主題路線 / 臺南 / 今天讓我們來說「臺語」

今天讓我們來說「臺語」

by文學小編
2022.10.19
185 次點閱
0
0
主題介紹

路線

王育德紀念館→吳園藝文中心(原臺南公會堂)→王育霖與王育德故居→招仙閣→宮古座(今延平商業大樓)→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王育德博士是著名的語言學家,生於1924年的臺南。父親王汝禎,創辦「金義興商行」,是非常有錢的商人;哥哥王育霖是日本本土第一位臺灣人檢察官。王育德18歲的時候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就讀,後來因為戰爭的關係,疏開回臺灣。戰爭結束後,王育德跟一群臺南青年投入劇場工作,起先他只是幫忙撰寫劇本,後來因為找不到演員,所以他自己出馬擔任主角,在宮古座等地公演了幾場新劇,獲得廣大好評。

但命運的安排總是令人不知所措,二二八事件爆發,臺南市區陷入一場混亂。王育德親眼見到湯德章律師的屍體被曝曬在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對政治的混亂感到不可思議。而在1947年3月14日,哥哥王育霖突然被一群軍警帶走,再也沒有回來過。突然惡化的局勢讓王育德非常緊張,加上身邊的老師同事接二連三被逮捕,他知道臺灣不再能待下去了,決定要逃亡到海外。

 

於是王育德只帶著一卡皮箱,經由香港逃亡到日本,而他這一離去,就再也沒回到臺灣,就連親人去世,都只能在日本默默遙祭,從25歲到。他在日本立誓要推動臺灣獨立,打倒國民黨,1960年與黃昭堂等人創立了「臺灣青年社」,發行《臺灣青年》雜誌。王育德認為要建立臺灣民族認同,語言的傳承是很重要的因素:

 

「先天條件極佳的臺灣文學,其無法產生優秀作品的一個重大問題,即出在語言。」

——呂美親〈破除「語言」的詛咒:論王育德的臺灣文學建構及其史觀〉

 

因此他潛心研究語言學,編製了臺語拼音法,成為臺語研究的國際權威。用了一生的時間研究臺語與臺灣文學,透過臺語研究,表達他對臺灣的愛,以及對於臺灣民族獨立的渴望。

這條文學地景路線,從王育德童年成長的草花町出發,附近有美麗的吳園及公會堂,也是臺南最熱鬧的市街之一。王育德從東京回臺灣後,與青年學生共同演出臺語戲劇,位於西門路上的宮古座(今天的政大書城),也是他登場的舞臺之一。最後來到他任教的臺南一中,也是他在臺灣最後的工作地點。這條路線呈現了王育德前半生的學思軌跡——從一名愛好文藝的青年,因為戰後的政局動亂,最敬愛的兄長被國民黨濫殺,最終流亡到日本,蛻變為臺灣民族運動的行動者。

最後閱讀完王育德博士的故事,可以來到十八卯茶屋喝杯芳醇的臺灣茶,大門口右側也有一間百年老店文峰茶莊(1869至今),裡面有賣古早味的「仙女紅茶」,淡淡茶香帶有些許苦澀,有著令人回味無窮的滋味。




 

第一站 ☞ 王育德紀念館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王育德不僅研究臺灣語言,他於1964年用日文寫了一本《臺灣——苦悶的歷史》,是戰後相當難得的,以臺灣主體為出發點的史學著作,出版之後引起日本的轟動,在序文當中,可以看到王育德將對臺灣的情感都寄託在其中。但這本書在臺灣成為了禁書,一直要等到1979年,中文版才有機會翻譯上市。

 

王育德紀念館位在民權路的吳園裡,庭園水池旁邊,距離他的故居,直線距離只有

200多公尺。紀念館內部展示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展間的設計,以及文物的典藏方式都很精美。將王育德從成長經歷、二二八事件直到流亡日本的經過、到東京後的語言研究及社會運動等等,都十分詳實地呈現出來。

 

展間最後還復原了王育德在東京的書房,僅六疊塌塌米大小的書房,是他在日本讀書、研究及寫作的空間,架上許多書籍也是家屬特別從東京運回臺灣,捐贈給臺南市政府的,完整呈現了當年王育德創作的狀態。走進紀念館,一起閱讀王育德的生命故事吧。





 

第二站 ☞ 吳園藝文中心(原臺南公會堂)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

DSCF9642

王育德紀念館所在處位於公會堂後方的「吳園」水榭旁。吳園是清代臺灣四大名園之一,1829年的時候,是由府城數一數二的大鹽商吳尚新(1795-1848)所興建。到了日本時代,吳家後代子孫迫於壓力,將吳園賣給了政府。

1911年日本政府就在吳園的右下角上興建公會堂,作為市民會議、展覽及聚會等用途。臺灣文化協會多次在公會堂舉行演講會,而葉石濤也是在公會堂第一次遇見西川滿,從而走入文學的殿堂。

吳園的左下角原本是華麗的四春園旅館,是日本時代臺南最為豪華的旅館,總督田健治郎及林獻堂來臺南的時候,都是住在這裡。吳園右上角後來蓋了臺南市立游泳池,左上角蓋了臺南圖書館。不過到了1974年,吳園上方土地都被賣給財團,圖書館及游泳池遭到拆除,蓋起了百貨公司,僅存目前少部份的庭院造景。





 

第三站 ☞ 王育霖與王育德故居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94號

DSCF0032

 

兄哥和我兩人都夢想著光明的未來,我們從小就立誓要成為臺灣的格拉古兄弟。兄哥說,憲法在臺灣實施後,他要出來競選立法委員。我還一副悠閒樣地回他說,戲劇文化方面就交給我了,所以法律方面的事,就拜託你啦。

——王育德〈兄哥王育霖之死〉呂美親翻譯


 

王育德跟哥哥王育霖的生母是毛新春,是王汝禎的二房,但因為大房沒有子嗣,所以王育德就過給大房當兒子。而毛母因為個性溫和,經常遭到大房及三房欺負,所以在王育德十歲的時候就過世了。在這樣關係複雜的傳統家庭中長大,王育德跟哥哥王育霖感情也就特別好,兩人互相扶持,直到去日本留學的時候,王育霖也非常照顧王育德。兩人立志要成為「格拉古兄弟」,格拉古兄弟是羅馬共和時代,推動政治改革的兩名政治家。

王育德的父親經營「金義興商行」,是臺南數一數二大的罐頭經銷商。王汝禎在熱鬧的草花街一帶,興建了三連棟的樓房,老家佔地有200多坪,分成前中後三棟,前棟是店面及倉庫、中棟是全家的起居空間、後棟就是傭人及廚房等空間,全家每戶都有單獨的房間,不會互相干擾(王汝禎有三個老婆)。根據王育德的記憶,他們房子之大,許多第一次來參訪的客人經常會在房子裡迷路。

王育霖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科。高等文官試験司法科合格之後,取得司法官資格,被選為京都的地方法院檢察官,成為第一位在日本擔任檢察官的臺灣人,可謂精英中的精英。但到了戰後,王育霖回到臺灣,於新竹擔任檢察官,因為他公正不阿,不願跟外省長官同流合污,所以辭去工作,想要轉職律師。沒想到卻在二二八事件之後,無故被軍警帶走,從此再也沒有回家。王育德因為哥哥遇害的事件,決定流亡海外躲過風頭,不料直到1985年去世之前,都無法回到心愛的故鄉。

 


 

 

 

第四站 ☞ 招仙閣

臺南中西區中正路218號

DSCF9857

曾位於臺南市民權路、西門路口,後遷至中正路,戰前為臺灣知名酒家,販賣所謂的「支那菜」,當時經常作為藝旦表演、樂曲演奏和召開詩會之場所,是臺南著名酒家之一。當時的仕紳除宴客吃飯外,在裡頭互相談天、商議大事也是常見的,為綜合性的空間使用。


 

 

 

第五站 ☞ 宮古座(今延平商業大樓)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

DSCF9786

 


 

王育德唸臺南一中的時候,會穿著制服和朋友一起到電影院看戲,不過中學生去看電影是違反校規的,所以他們看電影都刻意選擇比較寬敞的宮古座,比較不會被老師抓到。而王育德的父親是大舞臺劇場的大股東,所以王育德小時候也經常跟著阿嬤一起去看歌仔戲,養成了日後他對臺語民間戲曲,以及劇場演出的興趣。後來王育德在戰後初期,跟一群臺南中學生公演臺語新劇,也在宮古座公演過兩次。

宮古座在戰後改為延平戲院。1970年代,戲院拆除,改建為12層的延平商業大樓,內有百貨公司跟戲院,但隨著中正路商圈沒落,90年代後整棟大樓也跟著荒廢。直到2013年政大書城進駐,四樓後來也進駐了真善美戲院,主要播放藝文電影,稍微可以讓觀眾緬懷一下當年到西門町看電影的感覺。



 

 

 

第六站 ☞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臺南市東區民族路一段1號

DSCF0111

 


 

王育德在臺灣最後一份工作,擔任省立臺南一中的教師。王育德撰寫的劇本〈青年之路〉當中,藏有諷刺國民黨政府的臺詞,雖然當場獲得滿堂喝采,但沒想到後來打了報告,南一中的校長特地告知王育德要注意言行。這個事件也讓王育德發現自己成為了被政府盯上的危險人物,成為了日後流亡日本的遠因。

有趣的是,戰後南一中跟南二中被刻意對調——王育德的母校,原先日本的州立臺南一中,戰後降為省立臺南二中(臺南公園北邊的那間);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則升級成了「省立臺南一中」(後火車站那間),也是王育德任教的學校。

 

王育德紀念館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吳園藝文中心(原臺南公會堂)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
王育霖與王育德故居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94號
招仙閣
臺南中西區中正路218號
宮古座(今延平商業大樓)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臺南市東區民族路一段1號
撰寫作者
文學小編
以「臺灣文學連結生活」為主軸,將作家或作品與在地生活的連結
相關標籤
路線評分
0 分
加入收藏
關閉
加入收藏
學習清單
評論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